简更1323‖聊聊家庭教育这个话题
文‖张爱敏

01好习惯成就好未来。
有规则,有自律,更有自由。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情绪平和,善于与孩子沟通,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社会性情感能力,如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交往技能和负责任的决策等五个方面。每一个孩子都不是我们的私有产品,他们都是国家的公民,都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如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家庭规则,如家务分担规则、家庭消费规则等。规则不要多,半年确立四五条,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所有成员都要遵守。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孩子自然耳目熏染,处处效仿。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帮孩子播下人生的第一粒种子,然后精心守护,静待花开。
02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坐在一起吃饭聊天。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是一件很温馨的事。谈谈每个人一天的经历、见闻和感想,开心的事一起分享,不开心的事一起分担,这孩子感受到的是家庭生活的快乐,是安全感和归属感。从我们讲述的工作内容与处事方式中,孩子可以自然而然地了解社会与职业上的一些事情,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从孩子讲述的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和孩子们谈论的话题中,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世界,同时也可以适时引导。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吃饭聊天,共读嬉戏,逛街散步,是生活视野与思维方式的展示,也是一种心灵养护,这是最简单的教育,也是无痕教育,更是最有效的教育。
03如何创建书香家庭氛围呢?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营造书香氛围,培养阅读兴趣,陪伴孩子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呢?下面结合具体案例略谈浅见。
朋友娜有一女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追根溯源,就在于母亲的耳濡目染。自牙牙学语开始,凡是孩子触手可及之处都是书,手机里也是各种听书软件。虽从不刻意让孩子去记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出旅游,目睹柳枝披拂,孩子随口会吟出“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看到瀑布飞漱其间,会脱口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身处藕花深处,也会到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诗句。就这样,在书的浸润下,孩子长大了,可谓是“上至天文,下知地理”,“诗词歌赋”“四书五经”以及“中小学生必背的古诗文”等,均了然于胸,更值得欣喜地是在书籍的滋养中长大的孩子知书达理、温文尔雅。
我家二宝是男孩,2004年,我邂逅了新教育,开始踏上了专业发展之路。在新父母教育的影响下,我引领二宝踏上了阅读之旅,2008年,他还试着写博客,读书笔记,童言稚语,忍俊不禁中又让人欣慰。如今,他已经上大四了,那天工作室公众号发布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文章,他在后面留言说“第一次同一时间点同读一本书”。隔着屏幕我笑了。是啊,从小到大,爱上读书的二宝真的是一个让人安心、舒心、放心的孩子。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每每与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聊起,都是夸赞有加,说孩子守规则,有思想,有教养,作为班长或班委都为班级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想这也应该源于经典书籍的浸润吧。上高中,学理科,但每每双休回家,都要把写在小卡片上语文老师推荐的书目与我分享,然后我们娘俩就登陆“当当网”,甄别,达成共识,再下单。高二下学期,迷上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我还开玩笑说“儿子,你想让我成为心理博士的妈妈吗”?
因此,我一直认为: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创建书香家庭,营造书香氛围,让孩子在书的滋养下成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无论房子大小,无论贫富,都要有一个角落,放上书桌或者书架,摆上世界经典书籍,父母要从给孩子读故事开启孩子对文字的向往,要以自己沉浸文字的时光去熏染孩子,惟有书香氛围才能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爱上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