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又在拼多多网购了80多本书,其中有8本有关自媒体写作方面的书,8本有关学习方法论的书,还有40多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
其实只要你有心想学,舍得花一些时间、精力和金钱在学习上面,你一样可以自学成才。
我从2018年开始坚持写作到现在,已经有6年了,虽然只变现了四位数,但是也写出了十几篇爆款文,其中一篇还有过26万+阅读量的好成绩。
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但只要过了这道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也付费报过写作学习班,但老师领进门,成功靠个人。想要写的好,离不开这十二字方针:多阅读、多练笔、多背诵、多拆解。
任何一项技能+写作,就是一张王炸牌组合。如果你是销售员,你会写作,能说会道,这会让你的产品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如果你是教师,会写作,这会让你的思维更清晰,头脑更清醒,教书质量也会大大提升,因为你会勤思考,乐分享。
教书育人其实就是与一个个嗷嗷待铺的头脑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而写作更能拓宽你的视野,扩大你的格局,提升你的自我认知。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学会写作,能让你更加加深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学习起来也会更事半功倍,解题思路会更清晰,从而快速提高你的学习成绩。
阅读和写作从来都是一脉相承的,优质的输入才能有获得性的输出。写作的前期,你可以写自己的生活日常,个人经验和阅历。
但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一切都会被架空了。等着这些都写完了,你会变得空洞匮乏,就如一口枯井一样干涸。
所以你需要不断地输入,多去读经典名著,阅读好书,多看高品质的电影和纪录片,也可以是高分综艺和电视剧,或者多听一些名师课堂和名人讲座。
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你可以从这些文艺作品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
写作从来就不是一件一挥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你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才能掌握。
第一,不断积累素材。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他人的感人故事,你读过的优质文章,在书籍中看到的个人案例,以及看新闻时的每个事件都可以成为好的写作素材。
第二,提升文笔。这需要你平时多看一些名家散文和多积累一些优质文章的金句,以及书籍中的经典语录。
或者平时看电视、电影和纪录片里的经典台词。多积累词汇和金句,在写作中用得上,慢慢地你的文笔也会有相应的提升。
第三,多练习。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好的文章从来不会是一蹴而至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磨合。
正如我六年前刚开始写作时,过度的口语化,虽然亲切,但欠缺美感。
所以我几乎每天都会练习写作1000字,就是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磨中,我的文字得以逐渐成熟。
第四,多背诵。读书和写作不能撇开记忆背诵,正如学生时代,我们每门功课的学习都离不开背诵重要知识点。
而在阅读中你读过的那些字字句句会渐渐地深入你的脑海中,渗入你的内心里,融入你的骨血内,再慢慢地拼凑组成一个崭新的你。
书读的多了,背的多了,懂的多了,自然会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气运围绕着你。正如苏轼的那句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所以每天清晨抽出一小时背诵积累的金句,日积月累,定会收获一个书香四溢的自己。
第五,多积累优秀的标题。正所谓题好文一半,一个好的标题决定了读者想要阅读的欲望。
我的写作老师怀左教过我一个方法,先积累吸引人的标题库,然后每天仿写五个标题。
我每天都会读10~15篇公众号、简书、豆瓣,知乎等大V的文章,会看到有许多吸引人的优质标题。
把这些标题都摘抄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在标题的第二行写下仿写的标题,如此反复练习,终会学有所成。
阅读和写作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世界和自己。
正如有句话说的: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你无法达到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钱钟书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所以,别抱怨读书的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很多人都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现实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就是最快最轻松的捷径。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但读书会带给你更多人生的可能。
希望热爱读书和写作的你,能够在书中寻觅欢喜,享受人间烟火,收获更美好的人生。
2、每个月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去镇上大采集,通常我走到离家不远的大马路边等去山门镇的班车,大概20~30分钟一趟,来去特别方便快捷,不到十几分钟就到镇上了。
班车的外表是绿色的,清新自然,又亲切可爱。车上的司机和售票员都是熟悉的叔叔阿姨,这趟车我们从小坐到到大,对他们也比较熟络。
有时候车没有来的时候,我也会走路,从村里到镇上一小时的路程。正好天气晴好,就权当锻炼了。
山门镇算得上是本县数一数二的大镇,各乡、村都会去镇上采买,镇上的货物琳琅满目,有服装店、大超市、面包店、水果店、家具店、家电店等,各种店铺五花八门。
尤其是镇中心修建了一座古香古色的秀云观和风雨桥,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夜晚灯光璀璨,在波光粼粼的黄泥江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风雨桥上每天都有爱跳广场舞的阿姨、婶婶们踏着熟练的舞步,伴着欢快的节奏尽情舞蹈,还有一群叔叔伯伯们欢声歌唱。
秀云观南岳庙因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及大清嘉庆皇帝曾分别御赐“秀云”和“南岳”而声名远播。
虽地处雪峰山腹地,因其又为中国近代历史名人“护国讨袁”大将军蔡锷生养发迹之地,延华至今佛道同修,常为善男信女发誓许愿之处,香火一直旺盛。
除此之外,镇上还有蔡锷公馆,蔡锷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家。
蔡锷公馆座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前后三进,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
第一进牌楼与戏楼合建一起,正面砖筑牌门,石灰抹面,叠氏檐口,饰工笔彩绘,大门石刻对联“修文演武又能手,护国倒袁一伟人”,门上方楷书浮塑“蔡锷公馆”四个大字。
另外,镇上还创办了县重点高中,也是我的母校洞口四中,学习环境优美,地域广阔。
除了有男女四栋宿舍,五栋教学楼,还有镇首富张三三修建的图书馆,其次还有绿茵道大、小操场、大小食堂两栋。
洞口山门镇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发展,人们民风淳朴、敦厚善良,倒是一处风水宝地。
说完了镇上的三宝,接着就说说镇上的小吃吧,山门镇最出名的是云吞和卤菜。
山门镇的云吞馅料很足,个个皮薄馅大,一个个圆鼓鼓的,活像一只只不倒翁。
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再配上剁椒木耳肉丝臊子,撒上一圈鲜嫩的香葱,那味道绝了,每次我都连汤带料吃个精光,而且还不贵,8元一碗,管你吃饱。
山门的什锦卤菜可是出了名的香、辣、麻,最经典的当属湖南卤豆腐,不到50g的豆腐被卤成赭红色,配上独家配方特制的辣椒油,再撒上香葱和香菜,那滋味真是美上天了。
除此之外,还有卤猪耳、卤猪肝、卤猪蹄、卤猪肠、鸭架、鸭肾、鸭头、鸭脖、鸭心、毛豆。
还有各种凉拌卤菜,比如猪肺、青瓜、豆皮、腐竹、海带丝、折耳根、魔芋等,这是一个麻辣香锅的王国。
生意最红火就是镇中心的那家鸭霸王,店面不大,但却是老字号了,食物口感很好,口碑也不错。
每次去镇上我都会买15~20元的什锦凉拌卤菜解解馋,镇上又新开了四五家零食店,一去店里,就被那一排排目不暇接的零食吸引了,店里的员工都很年轻,才二十多岁。
店内播放着当下的流行歌曲,一进门就被那动感的节奏带醒了,就是零食的价格有些小贵。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在良品铺子网购,不仅实惠,各类果脯、肉食、饼干、坚果应有尽有,想吃啥就买啥。
还有一个最爱去的地方就是书亦奶茶店,其分店在全国已经开了九百多万家了,算的上了家喻户晓了。
我最喜欢喝烧仙草,不贵,也就10元,有时候去镇上会点上一杯,里面有碎花生粒、红豆、葡萄干和龟苓膏,喝完奶茶就用小勺子挖着吃里面的辅料,那个心里呀,幸福的冒泡。
另外镇上还开了五六家肯德基,有时候我也会点一杯可爱,打包一只奥尔良烤鸡,25元就可以吃上一只正宗地道的烧鸡,挺划算的。鸡肉鲜嫩爽口、配上表皮的孜然酱料,口感一绝。
说到了烧鸡,怎么少的了烤鸭呢,镇上一共有四家烤鸭店,一只烤鸭30元,都是会给你加热,切成块装在透明小盒子里的,我最爱吃鸭皮,但是也不敢吃太多,分两次吃完。
有时候我也会去面包店买各类小面包,还有各色甜食,比如栗子糕、糯米糍、绿豆糕、红豆饼、肉松面包等,生活有时候很乏味,得给它加点糖甜一下。
我最喜欢的还是逛超市,山门镇大大小小的超市有五六家,规模还算比较大,大多是四层,有生活区、零食区、菜蔬果品区、服装鞋袜区等。
一般我喜欢挑选各类新鲜的蔬菜和瓜果,再买上九、十斤猪肉(因为很少逛街,所以一次性买好,切成小份,放冰箱冷冻起来),还会买一些好吃的零食给自己,不能亏待的胃啊。
真的很喜欢留在老家的感觉,到处都是友好真诚的村民,说着当地的方言,一片吴侬软语,带着乡村特有的热情和纯朴。
家门口的李子树开花了,一大片似雪一样白,正应了那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今年又有许多香甜可口的李子吃了,一共三棵树,份量很足,每到7、8月我们都会摘下来一些送给村里的邻居们。
阳春三月,正直油菜花开,到处都能闻到一阵花香,金灿灿的一大片,远远望去,好似铺上了一块金色的地毯。
成群的小蜜蜂嗡嗡嗡的叫着,正忙着采花蜜,农民伯伯婶婶们正杠着锄头在田地间忙碌着。
春天是一场远道而来的浪漫,大地更新,万物复苏。连马路边边的小草都苏醒过来了,绿油油的长了一大片。
此时的我,正拿着小板凳坐在家门口的空地上懒洋洋,悠闲的晒着太阳敲打着这篇文字。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在给你一记重锤后,又会在别处给你惊喜和奖赏。
正如莱昂纳德·科恩说的:“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焉可知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带给我的是另一种重生和希望。
愿每一个女生都能够在面对命运的打击时,不卑不亢,不屈不挠,隐忍不言,安静等待,静守花开。
3、很想写一写我的奶奶,她今年七十有二了,身体健康,爱说爱笑,是一个难得的贤妻良母。
记忆中的她,总是闲不住。一年四季她都在菜地里种满了时令蔬菜,春天有白菜,茄子,冬瓜,南瓜;
夏天有四季豆,长豆角,黄瓜,西红柿;秋天有芥菜,辣椒,空心菜;冬天有白萝卜,莴笋,香菜,蒜苗。
从春夏到秋冬,从清晨到日暮,她都是忙个不停,不是在田里就是地里,很少休息。
有时候,她会一个人去牛市塘老宅的山上那边砍柴火,那么多的柴,她自个儿就用小车运回来了。
同年纪的爷爷奶奶辈们大多都已是白发两鬓,可奶奶的头发还是乌黑亮丽的,只夹杂着几丝白发。
奶奶很贤惠,是地道的南方女子,说话也斯文有礼。在我们家从来就不存在婆媳矛盾,三十多年了,二婶和她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
相反二婶很关心奶奶,奶奶也很体贴二婶。二人之间和乐融融,相处极为和睦融洽。
奶奶模样清秀可人,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美人,很有气质。每次去镇上赶集时,她都会穿一件干净整洁的衬衣,着一条深色的裤子。
再戴上爷爷送给她的女士手表,头发梳的一丝不苟,那模样简直就像70、80年代来下乡插队的知青。
如今的她,依旧爱干净,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她还是和年轻时一样,笑起来有一个浅色的小酒窝,犹如少女时一般烂漫、纯真。
时光在她身上雕刻成一朵两生花。让她眼角的每一丝皱纹都带着生活中风霜雨雪的留下的痕迹。
于外,她是人们心目中坚强、勤劳的好媳妇;于内,她是我们心目中朴实、贤惠的好奶奶,爷爷眼中当之无愧的好妻子,爸爸心中温柔、善良的好母亲。
就是这样一个弱小的小女子撑起一个十口之家,我看着她从盛年之时,到腰背略微佝偻;从满头黑发到青丝渐去,从风华正茂到满脸沧桑。
小时候最常见的就是她要洗衣、做饭、种菜,种田,在家里和地间忙碌着,而后到弟弟妹妹出生,又要带小孩。我们姐妹三人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还记得妹妹读一年级时特别爱看动画片,每天都不肯做作业,成绩一落千丈。二婶二话不说直接让她降级重读了一年。
那一年奶奶亲自教导妹妹读书、写字、做作业,非常严格。这份长期的坚持终于换来了妹妹获得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妹妹的军功章里至少有奶奶的一半。
如今妹妹已经21岁了,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每次她都会不定期地在网上购买一些新鲜的时令水果和好吃的零食邮寄给奶奶,也算是孝顺的孙女吧。
每回奶奶去镇上买了好东西都要分享给我,比如山药炖排骨啦,红烧猪蹄呀,小鸡炖蘑菇啊,甚至炒一个煎鱼都要给我端一碗。当然每次我买了零食和水果,也会给奶奶拿一份。
奶奶闲暇时间的唯一爱好就是看湖南卫视播放的连续剧,另外就是去村里找她的闺蜜们闲聊。
奶奶一生都很要强,从不轻易放弃。就像二婶、姑姑一样,她们都是值得我学习和尊敬的长辈。
是她们的爱让我懂得更好的去经营家庭,更勇敢自信的去生活,去热爱和感恩遇到的每个人和每件事。
这世间上真正意义上爱你,对你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大概只有你的亲人了吧。
汪曾祺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最有爱的事情,莫过于听爱人说情话,吃父母做的饭菜,和孩子一起玩耍。
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整齐齐,快快乐乐,就已经是上帝最大的恩赐了。
王小波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人生本就短暂,而我们陪伴家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愿有生之年多陪伴家人,和父母多说说话,聊聊天。
给爱人一个拥抱和亲吻,给孩子一份理解和关心,如此才能幸福地过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