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与书评读书读书笔记
读书随笔‖《我们仨》:我不曾亲历沧桑,但我愿意聆听

读书随笔‖《我们仨》:我不曾亲历沧桑,但我愿意聆听

作者: 每天为你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6-10-19 20:50 被阅读475次
《我们仨》

今天,下午二时,天有些阴郁低沉,令人气闷。窗外,在一片绿树丛后面,是松花江的一瞥。有人喜欢把历史比喻成浩瀚的江河,波荡起伏。而此刻,我看见的江河,却流淌成一段平缓的历史,宁静,温情,忧伤,逐渐闪过马尔克斯、茨维塔耶娃、塞尔努达、顾城、叔本华、木心,以及斯蒂芬·茨威格等人的面孔。

不过,此时,在江面上最明亮的,是杨绛先生的面孔。

杨绛

杨绛先生的面孔,安详、平和,坦然、真切,不似有历经百余年的沧桑。或许,在走过风雨、饱含霜雪之后,更能洗练出一颗清淡的心。这从《我们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她的文字清淡,她的生活清淡,她的一生清淡。尽管她见证了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也目睹了风声鹤唳的政治运动,可她就是轻轻走过,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留下一声叹息。因为,在她的世界里,只有“我们仨”。诚如她所言,“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

1981年与钱钟书和钱瑗摄于三里河寓所

于我来讲,走近杨绛,走近《我们仨》,缘由多种。或是她为钱钟书的夫人,或是她翻译的那首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歌《我不和谁争》,或是她以105岁的高龄离我们而去的平静。或是,我也刚为人父,组成另一个“我们仨”,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记得,所谓的独立书评人魏小河曾说,他不想纪念杨绛,因为杨绛并没有那么重要地影响过他。在此,我也承认,杨绛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地影响到我。但是,我却要执意纪念杨绛。而我的纪念,就是去聆听她那把悲苦的往事化作清淡的述说,以及她那“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我们仨”。如果,魏小河也为人父,那他彼时的情绪或有改变吧。

是的,聆听何尝不是一种纪念。

钱钟书

按常理,一个百岁老人的故事应该很多,跌宕,开阔,难测。而我们,却总是迫切地希望从这些故事中拨开历史迷雾,汲取人生教训。若以此为目的,读《我们仨》,读杨绛,那或多或少是失望的。诚如其名,杨绛在《我们仨》中每词每句都咬合着钱钟书和他们俩的女儿钱媛,只字不谈历史,不谈人生,谈的尽是一个学者家庭中的生活细节,平凡、普通、温馨,与平常百姓家没什么差别。她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因此,这些细节构成了她完整的一生。

斯蒂芬·茨威格说,“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杨绛先生,不管是在人生中途,还是在人生末端,她发现她的人生使命就是时时刻刻守护“我们仨”。她说,“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而这个小点,是钱钟书,是钱媛,是“我们仨”。可见,《我们仨》的完成,是对她人生使命的一种深情的告白,也是对她精神世界的一种真实的折射。

钱媛

于是,在《我们仨》书中,我看到杨绛先生的“万里长梦”——她在古驿道上的寻寻觅觅,她踉跄的脚步,她心上的血泡,她压抑的悲痛,她三里河的家。我看到杨绛先生的“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她和钱钟书在英国牛津求学租房的生涯,她眼中“拙手笨脚”、不谙世道的钱钟书;她一家三口挤居在上海辣斐德路的日子,她眼中教学“尖兵”、和钱钟书最“哥们”的钱媛。然而,人间的确没有单纯的快乐,也没有永远。1997年早春,钱媛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2003年,她92岁,在回忆起一家三口63年的欢愉而艰苦、爱与痛的日子时,发出这样凄凉而动容的慨叹。

杨绛和钱钟书

如今,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永远离去。“我们仨”又相聚了,只不过在世界的另一端。

斯蒂芬·茨威格说,“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而对杨绛先生来说,这种相聚或是她人生最好的庇护所。因为,守护“我们仨”不仅是她的人生使命,还是她不朽的事业。

或许,杨绛先生百余年的沧桑也将就此画上休止符。然而,就我们这一代不曾亲历沧桑的人来说,我更愿意走近杨绛,纪念杨绛,在聆听她讲述“我们仨”的过程中,让心灵亲历一场沧桑,延伸一场沧桑。更何况,我自己组成的“我们仨”才刚刚开始。

相关文章

  • 读书随笔‖《我们仨》:我不曾亲历沧桑,但我愿意聆听

    今天,下午二时,天有些阴郁低沉,令人气闷。窗外,在一片绿树丛后面,是松花江的一瞥。有人喜欢把历史比喻成浩瀚的江河,...

  • 读书随笔《我们仨》: 一个万里长梦

    读书随笔|《我们仨》: 一个万里长梦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过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

  • 其实我也害怕承受太多苦难

    蒋方舟写了一本书叫《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但我想,哪个人的人生不曾历经沧桑? 其实杭州的夜晚是有风的,只是被沉闷...

  • 不曾沧桑

    我没看过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但是我喜欢她这个书名。 我喜读书,喜欢塑造的各种各样的人,喜欢惊险刺激的...

  • 04.06读书:《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

    原文链接 【小文摘】 不想再跑了,虽然路不长。也不过是从摇篮到坟墓这段短短的路程。除开道路本身,我们没有其他的目的...

  • 我不曾历经沧桑

    一、我的世界不寂寞! 她,三十出头,长发披肩,发色黝黑,一部分垂在胸前,身着藏蓝色背带长裤,端端正正地坐在我面前,...

  • 我不曾历经沧桑

    有一天我的眼睛不再澄澈但心如明镜,如止水世人说里面盛满的皆为沧桑可我不曾历经沧桑 有一天佛祖从我门前经过赐我明眸不...

  • 我不曾历经沧桑

    昨晚快11点了,我还在唱歌,然后把这首歌发到了朋友圈,表哥给我留言说:“这是我一直喜欢的歌,你唱的缺乏一种沧桑感,...

  • 我不曾经历沧桑

    我不曾经历沧桑也不曾经历人生的百转千回 平淡无奇的生活复杂重复的场景 年仅21岁的我明白了生死不过是一个轮回生活不...

  • 2018-09-01

    我永远不曾袒露一句爱你,但我愿意用我或狼狈或寂寞的余生,等你归来!

网友评论

  • 春之日:很棒。我希望我也能有这样的仨人

本文标题:读书随笔‖《我们仨》:我不曾亲历沧桑,但我愿意聆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gxuttx.html

热点阅读

  • 定下结婚日子,可我不确定是否嫁人
  • 【南腔北调】戏说称谓
  • 你好吗?我不好
  • 你要等
  • "/>

  • 初识涠洲岛
  • SDWebImage实现原理
  • 雨落三行泪入水
  • 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