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小兰焦点初26期分享第66天(64天)20210201本周约练0次,来28观7咨6案例分析4BOX练习9总48次。《非暴力沟通》读书第26
一、刘老师的十把金钥匙
1、不要把力气一直花在分析问题和探讨原因上,而是问题解决上。
意思是不要把精力花在怪谁,是什么原因上。不知道原因同样可以解决问题。
孩子最讨厌被问为什么,因为有被责怪的意思。
把精力放在为什么上,基本丧失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 。
焦点解决关注我们和孩子要什么,解决问题上。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太容易内耗了 。
如果想问,就问:
你是怎么想的?
你想要什么?
在找原因的过程中,会追究这个问题的责任是谁,容易让孩子推卸责任。
2、没有一件事情只有负面的意义。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就看我们看不看的到。
3、相信孩子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只是有时我们自己没发现。
每个人都是一个宝藏,父母要做的是做好引导,做好水引子。
家长不是事事包办,孩子的潜能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太自恋了。我们在帮孩子做的过程中,孩子其实一直都在反抗。我们以为这是爱,要想毁掉孩子那一部分的能力就帮孩子做那一部分。
孩子越用越有用。孩子的能力不是长大就有的,而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越是唠叨不让孩子做,孩子越做。
4、不要一直追寻难以达到的目标,而是找到现在能做的事情。
目标太高伤害亲子关系,也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孩子会觉得自己没勇气,不行,也会烦对自己提出高要求的那个人。小进步小目标让孩子看见生命的目标。
5、小小的改变带来大大的变化。
多问问孩子,如果这个问题真的解决了 ,你会注意到的第一个的不同是什么?
关注小的改变,因为小的变化更容易实现。让孩子看到。
6、成功的例外经验可以让我们找到成功的方向。
是什么让你这一次做的这么好的啊?
当时发生了什么啊?
你当时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啊?
当找出这样的成功经验后,他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就会加强。
7、孩子的自我认识不断建构的。
自我概念:自己怎么定义和看待自己 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怎么形成的:在生活中,身边人包括自己形成的对自己的一个评价。不断完善对自己的一个看法。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这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对自己的意义都是通过与他人互动建构出来的。
父母的嘴都是开过光的。
孩子有小的变化给予强化,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是行的。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行 ,而是认为我们不行。
8、合作是必然的现象。
我们坚持去变,持续成长,孩子一定会变。
9、如果没有用,就不要固着,如果有用,就多做一点。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不要固守本来没有效果的办法。
实在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先憋住。遇事先不做,让事情不更糟糕。
遇事別三秒,让真相飞一会儿。
10、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不预设,不评判,更多倾听。
细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父母想要听到细节,需要先放下自己的想法(不预设)+倾听---孩子会更愿意跟我们说。
二、BOX1-5约练收获
早上约练BOX,练习不同的问模式来访者不同的感受和反应,对语言的软化,贴着来访者走,不强加我们的想法在来访者身上有了深刻的体验。
早上感到马老师进步特别快,实时赋能另外一位老师,她的看见和表达给了我启发和榜样。
三、今晚朱老师读书会的收获:
今天收获特别大:1、对所欲目标和偏好未来有了特别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目标是宏观的,抽象的,未来是具体的,细节的,可视化的。
2、对来访者说的对目前工作的不满意,通过朱老师的实例和理论相结合的讲解让我清楚的看到了:有不满意并不一定有问题,挖掘、好奇、具体化来访者想要什么,来访者所欲的目标会像画卷一样展开在我们面前。非常感谢朱老师专业详细的解答。
四、焦点的三大架构:
目标架构(方向,知道到哪里去)、例外架构(资源,扩大白,系统观,有例外的部分,可能性征兆,合理可行的,小改变)、假设解决架构(奇迹问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