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妹子,方便的话留个收货地址,新书样书给我后邮寄你一本。”
阔别简书一年多后,收到简友“唐风汉韵”的消息。
“是之前写的东西集结出版了吗?”
“一本长篇小说。看来你最近没上简书,嘿嘿~”
“是之前写的刷锅中学那个吗?”
“对啊,当初网络上发了大约六万字,成书33万字。”
……
于是,在一天的午后,我收到了那本设计精美的《第99次回眸》,那个当初在简书连载的《刷锅中学》,那个极具年代感、让人看了便忍不住要继续往下一探究竟的青春故事。
(1)序
有人说,《第99次回眸》是关于农村青年为梦想突围的故事,里面有梦想,有奋斗。有人说,《第99次回眸》是关于年轻人青涩而又狂热的爱情,有遗憾,更有深入骨髓的爱与痛。作为那个年代尾巴尖上的人,虽没有主人公对“考中专”这个“龙门”的如此执着,却也赶上了考上中专便可以“鲤鱼跃龙门”的尾巴,深知考上中专对寒门学子究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农转非”,“吃皇粮”,乃至改变家族命运的责任。便是在那个特有年代的特有背景下,才有了刷锅中学这群年轻人的相聚,有了他们的突围奋斗,有了他们的悲欢离情,有了他们关于梦想与爱情的青春故事……
(2)关于时代
《第99次回眸》是一本关于时代的书。走过那个时代或有过那段经历的人捧起后很难忍住不读。
长于新时代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在今天很多人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甚至想把迁出的户口落回农村的时候,往前推上三四十年,曾有一批和他们父辈一般的同龄人为了将户口迁出农村而拼尽了全力。享受了大众教育红利的年轻人更难以想象,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考上大学、乃至于考上中专的竞争是多么的激烈,以至于有人为了考上中专而复读七八年。这也让我困惑,就像歩绾读后对作者王新雷老师的追问:“八年!就为读个中专,有那么香吗……”王老师幽幽地回答“那是因为你考得很容易……”是的是的,农村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选择,要么努力奋斗实现突围——越过“龙门”成为国家的人,要么死心塌地走父辈的老路——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而考中专无疑是最直接的一条出路——可以早工作早赚钱,还免去了读高中要带来的经济负担。于是,考上中专便成了那一代年轻人心中最崇高的梦想。
书中的故事也是由此徐徐展开:建在猪圈上的刷锅中学,放下喂猪勺立地变厨师的饲养员,简陋的宿舍,粗糙的吃食,窘迫的经济,热血的青春,还有无时不笼罩四周的考试的压力……
“小人物折射大时代”,这是作者的写作初衷,也是作为读者的我在从书中故事抽离而出的那一刻跃入脑海始终挥之不去的一句话。
是的,小人物总是镶嵌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中。时代背景决定了小人物的命运底色,而也正是无数默默无闻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在实现自己人生突围的左冲右撞中推动了时代的不断向前。《第99次回眸》便是在这样的“以小见大”中为我们记录了那段历史,描绘了那个年代。
(3)关于梦想
谁人不少年,谁人无梦想?
辛梦远、牛波、余子夫们的梦想是金榜题名,再也不要重复父辈们日复一日、一眼就能望得到头却又望不到头的、长在土里动弹不得的生活。韦一巧、岳芳们的梦想是实现人生的突围,追求美好的生活,还有两情相悦、愿意为之赴汤蹈火的爱情。梦想是美好的,即使是没有被实现的虚幻,也像暗夜中的灯塔,能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只是,在生存的现实面前,梦想又是奢侈的。就像辛梦远在落榜之后不得不去贩粮食、做厨师,韦一巧为了自己的梦想不得不放下自尊去求助所谓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而岳芳则连自己选择婚姻的权利都不能拥有,落榜后只能作为“换亲”的对象去完成家族的期待与使命。许多时候,现实与梦想似乎总是南辕北辙,竭尽全力却依然求而不得。
然后呢?
然后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坚韧——即使梦想坍塌了,我们依然可以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辛梦远不能放下心中的梦想,选择了在艰辛的打工之余坚持复习;韦一巧选择了接受命运的安排,虽然远走他乡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终于用自己的辛劳博得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牛波实现了他的梦想,但在此之前他经历了8年的至暗时光。支撑他们坚持下来的依然是梦想,只不过此时的梦想已不再是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而是从坚实的生活中抽枝拔条长出来的、在明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的热爱与坚持——梦想就这样一步步从天上落到凡世间,结结实实地扎到土里,迎风沐雨,灌浆成长。
(4)关于爱情
“这么亲昵的称呼从辛老师的嘴里吐出,那么自然,好像这名字本来就长在他的心里,和他的骨肉长在一起,日里夜里,长在他的血液和灵魂里。”分别二十多年后,辛梦远和韦一巧在市场偶遇,辛梦远几乎是无意识地就喊出了韦一巧的昵称。歩绾评价说:“这样的文字,看得人骨头里都在嘶嘶作响,你会明白什么叫入骨入心,能强烈感知到作者和人物融为一体,那是发自肺腑的呼唤。”对此评价,极为认同。
爱到深处,便是心心念念。像韦一巧之于辛梦远,不会忘记,也不曾忘记。那个名字深深地刻在心里,融在生命里,如潮汐般涌起又退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爱到深处,便是千回百转。像辛梦远之于韦一巧,纵使造化弄人不得双向奔赴,但曾经一起读过的诗,走过的路,也已融入在她的血液里成为一生的记忆。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不论是年少时为爱情的飞蛾扑火,还是再次相见后如亲人般发自内心的祝福,双向奔赴的美好感情,终会让我们在彼此滋养中遇见更美好的自己,让孤独的个体得以圆满。
《第99次回眸》,让我们回首的是那个曾经的年代,让我们致敬的是已经逝去的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