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亲的过往(三)

父亲的过往(三)

作者: 慢谈 | 来源:发表于2020-09-06 08:47 被阅读0次

盛冬从小就争强好胜,这个性格遗传于她的母亲章韵秋。

章韵秋不到十岁就被卖到盛家做童养媳。她的丈夫盛世才也就比她大一岁,两个孩子从小打架嬉闹,可是没过几年无忧无虑的日子,盛世才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就改嫁了。留下两个人相依为命。好在两个人以前都跟着婆婆学会了织布,所以还能糊口。章韵秋十八岁生下盛冬,那时候没有节育手术,只要过夫妻生活就会怀孕,就这样前前后后生了十多胎,半辈子都是在怀孕生孩子,即使这样,她干农活家务活织布都是把好手。两个人通过省吃俭用,勤劳发狠不仅养大了六个孩子,还做起来八间大瓦房。那时候的房子中间都有一个四方天井,后面三间正房,两边各两间厢房,进门是一间大堂屋,放着一张八仙桌和四张条凳,还有若干个竹椅木凳,开阔敞亮。是一大家人吃饭议事的地方。

这期间,章韵秋的弟弟云成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做了大队的营长,膀大腰圆,高大威武。他喜欢上了一位地主家的童养媳,那位童养媳的丈夫当年被抓壮丁了,从此就杳无音讯,生死未卜。童养媳一直守活寡到四十岁左右。解放了被抄家,扫地出门,除了绣花什么生存能力都没有,很是可怜。云成开始同情她,慢慢就产生了感情要娶她进门。云成母亲怎么可能要一个成分不好还大儿子十几岁的媳妇?死活不同意。云成就带着她另立门户过生活。女子竟然很快怀孕了,可是高龄产妇又是头胎难产死了,一尸两命,云成捶胸顿足,痛不欲生。办完后事第三天竟也吐血身亡。可怜韵秋的母亲受到一连串的打击,没了依靠。队里给韵秋母亲办了五保户。由韵秋照顾日常生活。韵秋和世才用一个板车将母亲接到了他们家。

那时候的女人都是小脚,老婆婆也做不了事情,每天就摇孩子。世才脾气暴躁但是心地善良,每天第一碗饭都由他恭恭敬敬地端给丈母娘,好吃的都是先孝敬她老人家。孩子们都叫她姥婆。姥婆甚是疼爱盛冬。盛冬出嫁了,也经常接姥婆过来小住。

一九六六年腊月初四,盛冬和书鸿结婚了。那一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当时的造反派要打倒当权派。首当其冲的是一把手华西和。造反头子带着一帮小啰啰冲进大队部不仅喊口号还要大队部提供资金买锣鼓,要敲锣打鼓轰轰烈烈的打倒华西和,华西和禁不住造反派的威逼,答应了。于是造反派找到书鸿要支钱。书鸿义正言辞的说我是会计,就要严格按财务制度办事,现在用于老百姓生产吃饭的钱都紧张,你们买什么锣鼓,谁支钱谁给我打欠条。结果一个个都溜了。

书鸿结婚的第三天,三朝回门。下午等他们小夫妻从娘家回来。只见他们住的地主家的三进堂屋上面的花梁都被造反派给撬走了,书鸿住的是当时沙河大队最气派的地主家的房子。前面的一进大厅两边各两间青砖灰瓦的大瓦房,中间是气派的朱红大门,高高的大青石门槛,门前两个石狮栩栩如生。大厅进去有一个天井,天井的中间间隔铺着天然的大石板,一步一个。天井的左右两边是高高的围墙,靠北墙种着金银花,南墙脚下是一棵天竺。跨过天井是二进中厅,两边各有一门通向两边的长廊,长廊的周围都是房间,大厅的后面又是天井,最后的才是主大厅,后墙上供着祖宗排位。两边自然是各有小门通往两边的长廊,厢房。厢房与厢房之间又有大大小小的天井用来采光。那时候的老房子进去了犹如迷宫。前面一进靠北的两间正房和一间偏房大队分给书鸿做了新房。南边就是建荣一家人。建荣是地主家的后代,造反派怎么作贱也大气不敢出。建荣的爱人叶华和盛冬是一个大队的,也是娘家一起长大的姐妹。她比冬儿年长几岁,和建荣已经有了一个四岁的女儿。肚子里面又怀了一个。冬儿嫁过来后两家就更亲近了。书鸿暗地里尽可能的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书鸿现在是副大队长,但是当权派被造反派打倒了,实际的工作现在都是由他独当一面,看着一片狼藉的大厅,他非常生气。他找到了带头的造反派质问为什么要破坏建筑?造反派振振有词:说要造地主的反,这些资产阶级的东西就不该有。书鸿告诉他现在的住户是十二户贫农,二户地主的后代。你在造谁的反?贫下中农的吗?!造反派被书鸿质问的面红耳赤。书鸿命令他们将花梁全部按他要求还原,不能有一丝差错。造反派的头头还因此把腰给扭伤了,在家躺了一个多月才起来。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在同盟村就这样熄火了。

当时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上面下派来几个知识青年,四个女孩子都被安排做了代课老师,后来还给她们兴建了宿舍食堂。可是她们都喜欢在老百姓家搭伙过日子。有一个美丽大方的女孩子叫白灵,人如其名,天真烂漫,活泼灵动,她就下榻在盛冬家里,和盛冬成了最好的姐妹。几个男孩子是区里其他五十三个大队部不要的调皮捣蛋鬼,都被他们大队部接收了。也不强制他们接受劳动,象征性的喊几声上工了,不去也不勉强,大家都乐得自在。其中调皮的亚林,文弱书生萌生和书鸿都成了一辈子的朋友。亚林是当年给书鸿买了一个月饭菜票的老师王矿的小舅子,亚林的姐姐是镇妇联书记,他们夫妇早年都参加革命,后来转业到地方。王矿最头疼这个无法无天的小舅子,年轻气盛,喜欢闹事,是有名的调皮捣蛋鬼,别的大队不要他,他大摇大摆的就提着行李来找书鸿了。这之前六四年大旱,他曾经到过沙河支援抗旱,和书鸿同吃同睡,捉泥鳅抓鱼偷黄瓜喝酒,好的穿一条裤子。书鸿自然是欢迎他并且由着他的性子闹。他们始终都是好朋友。这些知青回城后对书鸿冬儿依旧特别好。这是后话。

相关文章

  • 父亲的过往(三)

    盛冬从小就争强好胜,这个性格遗传于她的母亲章韵秋。 章韵秋不到十岁就被卖到盛家做童养媳。她的丈夫盛世才也就比她大一...

  • 父亲的过往

    记忆中,父亲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我曾经笑着打...

  • 父亲的过往(四)

    沙河村位于大别山脚下,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大别山层峦叠嶂,树木葱茏,绵延不绝,望不到头。大沙河在村前川流不息,哺育...

  • 父亲的过往(六)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70年,冬儿和书鸿已经结婚五个年头,冬儿精打细算,日积月累的差不多了就撺掇着书鸿要盖房。因为...

  • 父亲的过往(七)

    一九八二年开始试行包干到户。也在这一年,书鸿和冬儿通过奋斗又换了地基,重新盖了坐北朝南,门前可以一眼望到天柱山,每...

  • 父亲的过往(二)

    一九六五年,书鸿还辗转在乡村人家烧砖瓦,突然接到通知,当时的大队书记华西和要求他回到大队支部任副大队长兼会计。 在...

  • 父亲的过往(九)

    难熬的一九八二年终于过去,现在的书鸿干劲十足要把手套厂尽快办起来,尽快出成品发货到部队。新做的靠西的房子前面靠南的...

  • 父亲的过往(十)

    创业给书鸿打开了新世界。他的外交能力得到更充分的施展。无论是和政府还是厂家对接都畅通无阻,而且总能锦上添花。 不仅...

  • 父亲的过往(五)

    一九六九年七月六号一整天书鸿都和队长们在大队部开会,几个队长为工分,收成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都想多要工分少交粮。吵...

  • 父亲的过往(八)

    一九八二年为了照顾冬儿,书鸿辞去了大队书记的职务,安心在医院里照顾冬儿,书鸿不放心家里的庄稼写了两封信,一封给了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的过往(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nq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