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孟子:公孙丑4)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2-06-25 06:06 被阅读0次

昨天的学习,别的我不太懂,我只记住了孔子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他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进则进、该退则退。

今天继续学习。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译文

孟子说:“人们都有一颗见人遭遇不幸,而有所不忍的心。古代帝王由于有这种怜悯别人的心,这样才有了怜悯下面百性的仁政。拿这种怜悯别人的好心,去施行怜悯百姓的仁政,治理天下就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那么容易了。”

原文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译文

我所以说每个人都有见人遭遇不幸而有所不忍心的缘故,譬如人们突然看见无知的小孩,将要爬到井里去,都会立刻产生一种惊骇,伤痛不忍心的心情,这不是为了想跟着孩子的爹娘攀交情,不是为了要在邻里朋友中博得个好名声,也不是由于厌恶孩子的啼哭声才这样做的。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译文

从这里看来,没有同情之心算不了人;没有羞耻的心,算不了人;没有推让之心算不了人;没有是非之心,算不了人。同情之心,是仁的开端;羞耻之心,是义的开端;推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译文

一个人有这四个开端,就如同他的身体有四肢一样(是它本身所固有的)。有着四个开端却自认无所作为的人,是自己害自己的人;说他的君主无所作为的人,是戕害他的君主的人。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文,不足以事父母。”

凡是在自身具有这四个开端的人,如果懂得把它们扩充起来,那就会像火刚开始点着,泉水刚开始流出(前景是无可限量的)。(一个从事政治的人)假使他能够扩充这四个开端,就可以护育天下的人民,假使不扩充的话,那就连自身的爹娘也无法奉养了。

今天的学习到此,通篇读下来,知道了人要有“四心”即:同情之心,羞耻心,推让之心,是非之心。

同情之心是仁的开端,同情怜悯百姓,施行仁政。

对照这四个心,我都有,所以我算个人吧,可惜我己年老不能有所作为了,但我把读经典文献传诵下去,也算是一种扩充吧。

相关文章

  • 浩然正气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曰:“...

  • 《孟子》感言集之67:何谓知言?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公孙丑与孟子对话中,公孙丑提出的“何为知言?”颇有感触,与人...

  • 一口气读完《孟子》2

    卷三、《公孙丑》上 1、趁势而为,事半功倍。 公孙丑(以下简称“公孙”)问孟子,如果让孟子在齐国掌权可能做到像管仲...

  • 吾善吾养浩然之气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

  • 关于言、气、志、心2019-03-12

    关于言、气、志、心 《孟子公孙丑上》有一段公孙丑与孟子的问答: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

  • 《孟子·公孙丑上》01:孟子的治国理想

    《孟子·公孙丑上》01:孟子的治国理想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

  • 读书摘记

    《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

  • 简书每日成语--出类拔萃

    故事:公孙丑是孟子学生,一天,公孙丑问孟子:“老师,您已经算是一位圣人了吧?” 孟子回答说:“连孔子都不敢自...

  • 四书五经(孟子:公孙丑4)

    昨天的学习,别的我不太懂,我只记住了孔子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他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进则进、该退则退。 今天...

  • 【南怀瑾老师】孟子的理气不二论

    ​ 孟子的理气不二论 本文摘录自 《孟子与公孙丑》 下面有重要的来了,公孙丑对孟子所讲有关不动心的道理懂了没有,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书五经(孟子:公孙丑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pv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