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散文
与黑龙江无关的“黑龙江”故事

与黑龙江无关的“黑龙江”故事

作者: 乌衣巷希跃 | 来源:发表于2023-04-20 09:51 被阅读0次

文/雨润心田

问个超级“烧脑”的问题:

溪边有两棵同一种类的树,一棵是活的,另一棵则是死了许久的枯树。

这天,来了一台挖掘机想清理掉溪里的污泥,但却被岸边的这两棵树挡住,那么,挖掘机要怎样操作?

方法一,把那棵枯树给挖掘掉或清理掉,再挖掘溪里的污泥。

方法二,则是把那棵活树的主枝干给搞掉一部分,便以挖掘机操作,至于枯树,则尽量不要动它。

估计好多人看到这个问题时,会觉得挖掘机师傅应该会选择方法一操作,然而,事实却是,未必!

这事要从家门口的一条小溪讲起。

曾经,家门口的这条小溪,曲曲折折,淙淙流淌的溪流宛如一条黄色的绸带,每当日出,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粦纹闪动的溪面,远处古旧的小石板桥,两岸成排高低不一的树木,还有树下各种既杂乱又有序野花杂草,一切是那么地自然,让人看之,既心怡,又神爽。

记得那时,小溪及周边是附近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每当夏天,许多大人小孩,更是在溪里摸过螺,抓过虾,捕过鱼,甚至还有人从溪里挑水回家磨豆浆,做豆腐。(据说,原生态溪水磨出来的豆制品比自来水要好吃些。)而到了日落时分,不少人会沿着溪岸悠闲散步。

后来,在小溪不远处有了几家工厂,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一家织染厂,一家毛纺厂。那年,我还很小,一次看到毛纺厂褐红色的污水直接不断排入溪里时,我幼小的内心震惊到了:“怎么政府不管管?”

从那以后,小溪一天天受污染,有时变红,有时变绿,变紫,变五颜六色,后来,整条小溪变成黑色,再后来,小溪又进一步变成一条排放生活污水的地方,从此,成了城市里有名的臭水沟。沿溪的老商铺还由此有了一个特殊别名:臭水沟面包店;臭水沟饺子店;臭水沟香烟店,臭水沟卤肉店……那时,你可以这样对你的朋友说,我请你到臭水沟那吃饭。

面对着小溪变成臭水沟,除了气味难闻,特别是到了夏天,蚊子更是多得难以想像,于是周边的人受不了了,于是多次打过市长热线,以及向媒体反映情况,但一切枉然。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省市电视台报导了此事,当时也采访了当地居民还有相关领导。面对镜头,相关领导先是说了一大段不会出现差错的官方话,接着“郑重承诺”,会想办法整理。

但随后所谓的行动,就是相关部门临时雇了一两个工人,拖着一辆小铁三轮,手拿一根长竹竿,把飘浮在水面上的垃圾给装模作样打捞走。

一年过去,二年过去,三年过去......小溪变得越来越臭,越来越臭,因此,有人便给这条臭水沟取了一个“高大上”外号——黑龙江。

尽管“黑龙江”臭不可言,但依然有不少生命力超强的小鱼生活在里面,比如攀鲈(过山鲫),埃及鲇鱼(土虱鱼)。

让人诧异的是,这样的地方竟然还吸引来不少钓鱼爱好者,甚至有些人一钓就是大半天。

那天,一个老头没一会儿工夫,就钓了满满半桶活蹦乱跳的攀鲈,我“好奇”地问:“钓这么多鱼有啥用?”老头回答得很干脆:“没事钓着玩,消磨时间嘛。”转眼,我却看见老头提着鱼桶大摇大摆地往菜市场的方面走去......(唉!)

慢慢地,我和周边的人一样,习惯了“黑龙江”的水体,习惯了眼前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

转眼到了前些天,天气预报说,这段时间各地将有雨水降临,于是当地相关部门,便派了一台大型挖掘机和几辆大运载车来开始清理水里面的污泥。

我也因此看到了两个“怪象”。

怪象一,就是文章最前写的那段,挖掘机被两棵树挡到,枯树的不整,整活树。

怪象二,则是昨天下午,挖掘机和几辆大运载车干着干着,天忽然下起不大雨来,当时才三点多,但他们却提前收工。而到了今天,尽管一大早雨势不小,但几个工人却相当尽职地冒雨开工。

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假如挖掘机在清理溪道时,顺便把枯树给清理掉了,这是不大好算费用的。但是,目前“保护”枯树,可是好处可是多多。

后面,如果想挖掉枯树,可再申请一笔费用。

假如枯树旁边的活树,因为这次清理溪道而死,更好,在工作过程中损坏掉一些东西是难免的,后面申请一笔费用重新种植,合情合理,懂的都懂。

至于那天下午,因为雨早早休息,是因为这天的工资记上账了,而第二天早早开工,目的也是为了记上账。

还有,前面小溪污染,为何相关部门不知?相关部门是“不知”,而非真的不知。

写到这,我忽然想起曾经听过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

一次,跟某抽纱纺织国企一小干部聊天。

他毫不避讳对我说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厂挣钱的方法多去了。比如,一面白布上面要绣“红黄蓝”三朵花,那么,我们的设计师就很有可能“一不小心”让工人给错绣成“红黄紫”三色,这样一来,产品自然就出错了。既然出错,总得返工,既然返工,必有破损,既破损就必须增补布料,纱线......,再还有,比如这批产品预定一个月交货,那么这个月的前半个月,大家不过是在磨洋工,眼看时间来不及了,必须加班加点赶货,这样一来,就必须追加补贴,如果碰上节假日,更爽,许多费用翻倍......一句话,国企捞钱的方法多去了。

任何人或者任何群体,做某件事时,都始终朝向着目的与利益。

像曾经的秦桧,最初,他是一个主战派,多次上书朝廷,与金国死磕到底,然而后来,因为赵构,秦桧变成,变成了赵构的替罪人,历史的奸人。

还有清朝的和珅,初入仕途,和珅的理想是当一名清官,然而由于乾隆,后来的和珅却不得不变成一名巨贪。

世间许多事,是需要我们好好细酌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黑龙江无关的“黑龙江”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un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