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课标下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新课标下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作者: 山呀巅呀一寺一壶酒 | 来源:发表于2023-03-25 18:55 被阅读0次

数感就是用数字和符号来描述实际世界的能力。它是一种由感觉到思维的过程,表现为对数的直观感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数感去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中的数感,是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字和符号的存在。如果数感好,则能够轻松自如地解出题目;如果数感不好则容易感到吃力困难。所以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是十分重要。

一、创设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一种适合于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专注、积极思考、广泛参与,把抽象的数学具象化、放松紧张、“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存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从实际的情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经历并认识数学,从一个特定的问题变成一个抽象的概念,获得了一个抽象的知识,然后再运用于实际的情况。比如,在一年级的“数数”教学中,老师可以创造出一个充满童趣的场景:“你们还记得在幼儿园里上什么活动吗?同学们的童年记忆也慢慢的被唤醒了,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活泼、温馨的幼儿活动场景:“你们要不要和我一起清点一下这里的设备?”于是,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数数:一条滑道,两条秋千,三条木马。由此,体验了从日常生活中抽取数字的过程,了解数字的含义。可以看出,环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根本,若能充分运用和创造环境,体会和体会数学的真实含义,不仅能更好地构建知识与生活经验,更能获得丰富的表现力和生机勃勃的数学知识,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无所不在,从而激发他们的数感意识。

二、体验生活,在生活实例中启蒙数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在数学教育中,我们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学生生活的生动、丰富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探索,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一切,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和沟通。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培养对数字的直觉,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1.联系身边事物,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思维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要使他们感受到身边的事物所蕴含的意义。例如在认识数这一课时,可举办“每天和数会友”辩论会,有些同学慷慨激昂:“早上要看看表什么时候起床,打电话要看看手机号;“我们要知道班级的哪个楼层,要知道我们的数学是不能天天接触的。”2.感受生活实例,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对数理的认识,培养他们对数学和生活的认识,培养他们对数字的直观认识。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的现象,采集与数学有关的人生事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对“0”的认识上,一些学生不明白5—0=□,我请学生用实际案例来解释5—0=5?同学们已经积累的人生经验被充分激发,大家一起举手:生1:我的思路是:假如有5个苹果,你把0吃掉,那就是说,1个都没有,那么还有5个,5-0=5。生二:今天老妈给我5块,我现在根本用不上,5块5-0=5,5元5=5……这些例子都是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同学们都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因为5个苹果、5块钱或其它的东西,只要把0减去,就会从5件物品中扣除0,也就是说,没有一件东西被删除,因此5减0依然是5。由此,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了数字的意义,并初步建立了数感。

三、活动激智慧,在活动中发展数感数学教育是一种数学活动,它是一种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过程,它使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类的认知、情感和能力三者的结合和表达。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学习平台,以孩子的活动为主要的发展基础和载体,给他们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间。1.构建活动平台,让学生感应数在何处在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掌握数的大小、次序等相关的关系,并通过数来传达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数的无所不在,感受到数的存在。比如,要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字的存在,就需要建立一个活动的平台:让学生抄录家长的身份证号,然后阅读。在了解了每个人的身份证号后,让学生做一次副校长的助手,根据自己的身份证号,为学校设计学号。定期举办这些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字可以用数字来传达和沟通,并且数字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2.开放活动时空,让学生感受数有何能学生对数学普遍感到枯燥、神秘、难以捉摸。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敞开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认识米以后,我把同学们带到教室里,让同学们用一条五米长的绳索来测量学校里某个地方的长度,从而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接下来,我就随便做了一项活动,让同学们用绳子做栅栏,围着一片空地,进行“看哪个组的人多”,同学们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的围着操场,有的围着墙,有的围着墙,有的围着墙,互相比较,最终选择了最好的操作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在学习中玩耍、玩耍,使得原本单调的单元概念教学变得“鲜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运用越来越好,对数感的发展也越来越有帮助。

四、“以人为本”,在估算中增强数感

在生活中,许多时间使用的是估计,而非精确的。新课标还指出,与准确计算相比,估计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我们应该善于把握各种有利的机会,转变学生的估计观念,灵活运用课本,使学生经常估计、经常交流,从而体会数学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例如:“9元一册,52个学生,一个班级要多少钱?”有些同学觉得,10×50=500,大概500元,有些同学觉得10×52=520,不到520元。有些同学会说,9*50=450,肯定要超过450元。对此,老师应给予鼓励,并给予合作与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在进行沟通时,将不同的运算法则进行比较,通过对自己的估计方法的改进,逐渐发展估计的意识和策略,把估计变成一种自觉的、自觉的意识,并逐渐养成了在估计中发展自己的数学意识的习惯。

总之,数字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有利于学生数感的情境;通过对数的充分感知、感知和感受,使学生逐渐掌握解题策略,并培养良好的数感,培养数学素养。

相关文章

  •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在新课标中中提到了十个核心概念,其中数感是第一个。课标中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

  • 什么是数感?

    小学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感的培养,而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家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引导 。 那么..... • 到底什么是数...

  • 第一章《把握治学方法》读书笔记

    一、新课标论及的‘语文教师’及‘语文教学’ 语文老师必须要研读《新课标》,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 2019-04-02

    今日打卡 一、收获 今天在数学课上让我懂得了学习数学应该培养小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

  • 来,如果你不开心,就来教个小学生学奥数

    来,如果你不开心,就教个小学生学奥数。寒假的时候在网上买了本“华数杯”的奥数题“培养培养”崽。书到了之后我打开看了...

  • 136|数学启蒙第一步:培养“数感”

    136|数学启蒙第一步:培养“数感” Dr. 魏 2018-01-17 136|数学启蒙第一步:培养“数感” Dr...

  • 如何培养数感

    本书名为《发展儿童数学关键能力》,那什么是数学关键能力?本书筛选了7个儿童的关键能力: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

  • 数感的培养(丨)

    我们常说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语感。学习语文更重要的是培养的是人文素养。那么数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就是认...

  • 【晖妈20170622听课笔记】数学养育高智商系列(一) 

    主题:数感、启蒙、核心(孩子数感的培养或者数感是怎么形成的) 数学实际上是通过数学的各种训练,让孩子的大脑发育,大...

  • 新学期

    1.读懂新课标精神,尝试用新课标精神进行教学。新课标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带出了学习方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课标下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un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