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软实力英语的第533篇原创文章。
家庭英语启蒙,理论和方法都不难学,毕竟现在网络发达,信息畅通,只要用心寻找,很容易找到比较实用的家庭英语启蒙方法的。
现在的情况是,在收集和了解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之后,很多人仍然不知道从何入手。部分原因是因为方法太多,让人无所适从。部分原因是行动力不强,只有心动没有行动。
然而,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当我们一直在寻找最科学实用的方法时,孩子已经在慢慢长大,我们的犹豫和等待导致孩子错过了语言敏感期。
好在如今的国际化大环境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家庭英语启蒙,不惜时间和金钱,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优良的环境,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开始了启蒙实践。
经过与不同孩子的父母交流,我发现几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01
平台期比较长
在听说阶段,儿童的英语水平提升得比较快,大家皆大欢喜。
当初,苗苗学会了基本的英语问候语的时候,我和苗妈心花怒放了好长时间,仿佛看到了一个未来的英语小天才在成长。
苗妈更是逢人便夸苗苗的小进步,甚至是添油加醋,忘乎所以。天下父母同心,我相信每一个父母都会记得孩子的点滴成长,都会为孩子的哪怕是微小的成就兴奋不已。
可是好景不长,当我和苗妈还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的时候,却发现苗苗翻来覆去就会说那么几句话,几个月过去了,不见有什么大的进步。
新鲜感过后,我就开始思考,反思自己的训练方法,寻找更有效的英语口语听说技巧。功夫不负苦心人,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我终于了解决方案,那就是TPR和一分钟演讲。
除了口语之外,苗苗的英语阅读也遇到了类似的瓶颈。
我依然记得,当我为苗苗买回第一本英语绘本的时候,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然后是一把从我手中抢过绘本,虽然一个字也不认识,但却深深地被书中色彩鲜艳的画面所吸引,反反复复地翻看了好几遍,然后要求我给她讲书中的故事。
后来又陆陆续续地买了几本绘本,都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因为当时对英语启蒙的认识有限,没有在苗苗兴致最高的时候趁热打铁,多买一些英文读物,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苗苗的英文阅读水平,还是徘徊在绘本阅读的阶段。
02
语言输入不够
在认识到苗苗的阅读输入量不足之后,我立马毫不犹豫地斥资两三千元,购买了《牛津阅读树》的1--9阶,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一次性花那么多钱买书,至今想起来还有些心疼,但是看到苗苗现在的进步,还是觉得物超所值。
为了能够让苗苗聆听正宗的英文音频,我还购买了点读笔,方便苗苗每天自己点读和跟读。
后来又买了外研社的丽声拼读系列,和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系列。在买了丽声系列之后,我才发现,以前买的点读笔,不能点读外研社出版的英文读物,没有办法,我又“省吃俭用”好长时间,购买了一支外研社专用的点读笔。
既然我不能改变他们的游戏规则,那就必须去适应规则,孩子的成长等不起。
在有了上千本的绘本和分级阅读之后,我认为苗苗的英文分级阅读量已经足够了,然后就开始为她的英文桥梁书和章节书阅读做准备。
出于对阅读量的深刻认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双十一的机会,分了两次,将总计52本《神奇树屋》(Magic Tree House)悉数请回了家中。
我知道,也有许多父母,买了许多英文资料,但是没有充分利用,很多优秀的经典读物,一直束之高阁,白白地浪费了。
所以,孩子的英语输入量太少,原因有二:一个是因为父母的认识不足。还有一个是因为父母的行动力不够。
03
语言输出不足
总的来说,与我们小时候相比,现在的孩子对英语的输入量还是比较多的,可以获得的英语分级读物非常丰富,而且都是英美知名出版社出品,再加上父母比较重视,所以,“00后”和“10后”们的英语基础有了普遍的提高。
不过,不容乐观的是,虽然现在学英语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语言输出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人很容易将这个问题归结为应试教育的后遗症,事实上,在学龄前,就应该重视输出问题,尤其是说的输出,越早训练越好。
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是英语老师的缘故,我对苗苗的说的输出比较重视。从最初的TPR(全身反应),到后来的一分钟演讲,到现在的日常会话交流,口语的输出也正在从量变到质变转变。
口语的输出方式有很多,比如说,苗苗每天的晨读和趣配音作业,都属于口腔肌肉的锻炼,也是口语能力积累的过程。
与口语相比,苗苗的英语写作训练强度比较小,在幼儿园期间,坚持做的写作输出是”每日一句“,上小学后开始使用美国小学的英语写作教程,进行系统训练,一般是两天训练一次。
和语言输入类似,语言输出也是一个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很难突破平台期的瓶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