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为何读书?说不清也罢

为何读书?说不清也罢

作者: 扉页留白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17:57 被阅读72次

关于读书,问题太多,若追本溯源,大抵总要谈及为何读书。

且将周总理“为天下人而读书”的标准答案暂放一边。

曲高和寡,除让有些人卑陬失色外,多些狡黠的无稽之谈也未尝不可。常鳞凡介如我,自然归属这”有些人“之流。

陶潜好读书,暂不管他"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到底看出什么来,“不求甚解”也算是个悠哉可爱的自评;孟郊一句“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说得理所当然,也不乏让某些读书人返璞归真;如杜甫这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被引用太多,听起来也是个道理。还有些更为直白的,“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修身养性,大抵与自己的喜怒哀乐相关。

说出来比较搞笑,有些没做过皇帝的,论起读书来,竟多些心怀天下的使命感,碰上"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的人物,耕田砍柴都有些秣马厉兵的味道,更不要谈“鬓虽残,心未死”的陆游天天叨念王师北定,说出”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可偏偏君临天下者,论起读书来,倒没为江山社稷顾忌太多,唐太宗“以史为鉴”应得好评,但官方出版的《百字箴言》,也算是力控朝臣最有力的红头文件,耕夫织女皆可言,独独未及读书二字。倒真有励学者,“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为功名利禄也就罢了,红袖添香的气氛都要搞一搞,宋真宗也是忒实在。

所以么,因何而读书的问题,并不比因何而生更好回答。

我遇到的读书人,大抵都为被动式的。读什么、怎么读、什么时候读、读完应该怎么想,都被人工桎梏,被教条束缚,被是非左右。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倒是真不错,若一千个人有一个哈姆雷特就有些可怕了。

至于因何而读书的问题,也许从未被认真思考过。

不过再认真的思考一下,这问题也就没那么重要。

周遭的主动式读书人,破万卷是夸张,百卷之数者比比皆是,不过主动性太过强大,开卷即为随心所欲的非常动作,今日研读黑格尔,明日重温道德经。也没什么必然的关联,只是喜欢就拿起,不喜欢就放下。当然,多看他们怡然自得,酣畅淋漓,时而辗转反侧、苦思不解,时而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百转千回,我也从未想抛出因何读书这样的问题让他们分而论之。

如是我闻,文化被大众引用和认同,也被大众导向和分歧。引经据典不能作为睥睨众人的本钱,博学强知也不会成为高人一等的筹码。如他们,如我自己,远非格物致知的境界,更不及修身养性的超脱,读一本书,只为知晓花开的形状与花落的时节,只为求街边巷尾楼宇的名目,只为寻惊鸿一瞥的风景,又有何不可。

一己之言,读书人的事,乃是自己的事。

既然是自己的事,自得其乐,方为美事。即使说不清楚始终,如何不可。

相关文章

  • 为何读书?说不清也罢

    关于读书,问题太多,若追本溯源,大抵总要谈及为何读书。 且将周总理“为天下人而读书”的标准答案暂放一边。 曲高和寡...

  • 说不清楚

    说不清楚 为何脑子里面全是你 像是落入了巨大的网里 说不清楚 为何下雨的日子 我感到如此孤寂 说不清楚 在这个年纪...

  • 读书人的悲哀: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读书有什么用?有些读书人的下场为何不是很好?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当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 ,当我们辛辛苦苦...

  • 2018-05-23

    万物始于静、又始于动,为何两次心乱,难道此事只可埋于心。也罢!也罢!

  • 壹 顺应天性,无为而治【2】

    人的命运也是这样,个人也罢,家庭也罢,都是“神器”,都是客观存在,都只能被一种说不清的、规律性的东西所左右,...

  • 为何喜欢你 为何心里痒痒的 为何说不清 道不明 虽然不认识 但是 我喜欢你 从遇见你开始

  • 覆水

    覆水 难收啊难收 你湿我衣裳 也罢 坏我笔墨 也罢 可为何 泡软我纸张 又为何 教唆我文字 已至事此 看我不 一卷...

  • 说不清

    说不清她经过时心跳的悄悄话 说不清她说话时耳朵的小心思 有些事情说不清 只有在离开时明白 明白心痛的感觉 明白为何...

  • 喜欢你什么呢

    前段时间你问过我, 为何还喜欢你…… 我反问了回去, “你为何还不喜欢我 为何喜欢说不清楚 为何还喜欢…… 喜欢又...

  • 也罢也罢

    生活总会在你以为快要开心的时候给你当头一棒,做了很多却不被认可。那种无奈和伤心让我不知所措。也许这就是成长必须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读书?说不清也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vn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