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下班前,收到单位的通知短信,组织大家集体去观看最近大热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
收到短信不禁一愣,集体观影,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这种乐趣。
犹记得年幼时,集体观影就仿佛是一场节日盛宴。一二年级的同学是没有资格去看电影的。而在我成长的小县城中,只有一家电影院。当时的电影院没有排片,大多数时候,它大门紧锁,只有在单位集体包场看电影时才会开放。每当学校通知第二天要看电影时,当天晚上,总会在县城那家名为“万客隆”实则只有十来个平米的超市碰到无数的同学和家长。看电影要带的食物有严格要求,一切带皮带壳的都不允许带,一切带有浓郁味道的也不允许。所以我们选择的范围也很小,最多是带点果酱面包,但这对平日里只能吃饼子的我们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幸福,还有些胆大又富裕的同学,还会带些“唐僧肉”、“咪咪虾条”、“亲嘴片”这种高级零食,这时的他们已经自带光环加持如同神一般的存在被其他同学仰望。
学校通常都选择下午包场,所以看电影的那天下午只上一节课。然后由班主任整队,以年级为单位浩浩荡荡的走向电影院。尽管老师也会要求不许说话,但大家还是按捺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会小声说笑。平时严格的老师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很快就到了电影院,我们被领到相关的班级区域,遇到中间的位置,全班同学都会欢呼。被分到边角位置,同学们还会有些忿忿不平。还有些同学的座位坏了,老师便让两个同学挤在一个座位上,很不舒服,但谁也不敢抱怨。电影也多是《刘胡兰》、《英雄儿女》这类爱国主义教育片,还是黑白片居多,但同学们仍然看得津津有味。只有一次,在看《周恩来外交风云》时,大概是放映员的失误,放了一段其他电影的片段,兴奋的同学感觉自己看了两部电影,整个大厅都沸腾起来。
看完电影,仍然是由老师带队,组织家离得比较近的同学排成一队回家。说起来挺好笑,我看电影回家的时候还丢过一次。那是刚转学到铁小没多久,三年级就组织去市中心看电影。看完回来后,在新家的那个十字路口,我完全迷失了方向。那时候楼房还比较少,大家都住在巷子里的平房里。我沿着马路走来走去,可就是找不到家门口的那条巷子。初夏的傍晚也是闷热的,临出发前妈妈特意买给我的可乐已经喝完,手里拎着没吃完的面包,身上也没有装一分钱,只能望着小卖部的冰柜偷偷咽口水。走累了,就坐在马路牙子上看来往的车辆。天空偶尔有小鸟飞过,夕阳快要落下时的余晖洒满了整个天空,连云朵也被镶上了金边,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不知道看了多久,我终于舍得离开起身再次朝前走去。天慢慢的黑下来了,不知道谁家在炒葱花,味道香极了!吃了两口面包,又觉得干渴无法下咽,我只能小声的唱着歌朝前走。偶尔会传来几声妈妈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我有些慌张,却又故作镇定的安慰自己:“等我走到和同学老师分开的那个十字路口,再仔细的沿着马路走一遍,肯定就找到家了!”又沿着马路走了许久,我终于走不动了,坐在一家药店的门口,看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儿子买药。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药店门口!是我的三姨!在这个陌生城市里我家唯一的亲戚!三姨也看到我了,他锁好车子,快步朝我走来。我也急忙朝她跑去,她一脸严肃地问我认不认识那父子两,又问我为什么会到这里……问题多的我都回答不过来。当她得知我是看电影迷路以后自己一个人走到这里的,便有些哭笑不得。在她的指引下,我才知道,我顺着家的相反方向走了半下午,难怪怎么也找不到家门口的那条巷子。也幸好是那天下午三姨休息去她常去的药店买药才碰见我!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么巧合。
后来再去学校的时候,妈妈告诉了我当时的班主任,班主任特意安排了两个和我住一个巷子的同学和我一起上下学。这两个小姑娘也迅速的成为了我的好朋友,后来我们还约好下次学校看电影的时候,我们要坐到一起。可惜,后来因为国家的规定,学校再也没有组织过集体观影的活动。那些说好一起陪好看电影的小朋友也随着我的再次转学而失去联系;如同女神一般降落在我身边带我回家的三姨也早已因病故去。集体观影,就这样永远的被封存在记忆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