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世界之大,都逃不过蝴蝶因果效应!
前阵子在美国与朋友参加邮轮行程。报到排队时,因为旅客众多,所以与朋友分别各排一条报到线,以争取时间。朋友的报到线服务人员是一位年长白发苍苍的花甲白人;我的则是一名年轻黑人女生。双方的报到速度,是我前面还有2位待服务的旅客,朋友的报到线只剩柜枱前的客人。过一会儿,终于换轮到我朋友报到了,结果,白人服务员转与隔壁柜的同事讲话,接着协助同事处理他的客人,可以看见他时不时用余光看我朋友,但不加理会也完全无意愿帮朋友报到,我心想:「他在干嘛?为什么不服务自己的报到线?」。终于轮到我报到了,朋友马上移动到我的报到线,准备一起完成报到。当朋友移动到我在线,那位白人服务员马上举起手,示意下位金发碧眼的旅客可以移动到他前方柜枱进行报到作业。当下我跟朋友二人面面相觑,然后…… 我们明白了,他不想服务「我们」。 粗略的推判,他应该是不想服务—「东方脸孔」。
当下扎实地体会到什么是「被人忽略轻视」、「被人视若无物」、「不受尊重」的感受。
愤愤不平一阵脑热后,开始试想,为什么『花甲白人不喜欢东方人呢?』
兴许过去曾与东方人有过不愉快的记忆,所以今日的我们承受过去人种下的苦果。换句话说,因是昔日东方人在他身上种的因,由今日的我们接受这个果。
不禁想起「蝴蝶效应」延伸阐述的「因果关系」。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者洛兰兹(Lorenz)于1979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搧动翅膀,可能2周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意思是说:在这里一只小小的蝴蝶搧动翅膀造成的微弱气流,经过长期一连串与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令远程的世界产生龙卷风。
科学家戏称这种现象为蝴蝶效应,即是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在起初的极小偏差,最后恐引起巨大差异的结果。
此效应,以社会学角度推释:为一个表面上微小的事件,可能带来后续长远的影响。就因果关系逻辑解释:则是今日种下一个小小的因,可能影响带来后续的结果。
宋代词宗李清照晚年因金人侵略携大批珍藏的文物逃亡,落居浙江绍兴钟姓人家,却被钟姓人家偷窃变卖,以致大量稀世珍宝文物遗失,可谓文物上的劫难。四百年后明代著名政治家张居正,担任内阁大学士时,听到属下有一名钟姓官员有浙江口音,询问后,得知是钟姓绍兴人,这位莫名其妙的官员最终还是遭张居正贬谪处分。由于李清照的文物被绍兴钟姓人家所偷,居然连累到几百年后的钟姓绍兴人遭贬。这不是因为昨日种下的因,结成今日的果。
你不会偷窃、不会欺骗、不做坏事,但除此之外,你仍然可以选择善良,对人和气、待人和善、有礼貌,做到推己及人。今日的一点点改变,也许心态改变、也许思想改变、也许行为改变,经过长期一连串连锁相应的变化,都会造成未来巨大的不同。
「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
让今日播下善因的树种,待未来萌芽、成长、茁壮,终有树荫的果保护自己及后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