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正月•初三

作者: 方丹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2-11 09:40 被阅读0次

倘若要借助一种色彩来表述我们,那么红色无疑是最贴切的选择。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一点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便可见一斑。从宏伟的朱门红墙到精致的红木家具,再到百姓家中常见的红被面,红色的存在无处不在。

在喜庆的场合,红色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婚礼上,新娘身着红妆,佩戴红色饰品,显得格外娇艳动人。而在过年时,红色的对联、窗花以及红灯笼更是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此外,红色还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一枚红色的印章代表着权威与正式,一颗颗红豆则寄托着深深的相思之情,而红线则象征着姻缘的牵绊。可以说,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

我们对红色的崇尚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历史的演变而有所不同。确实,在某些朝代,统治阶级受到风水和神话学说的影响,对颜色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由于人们对太阳和血液的崇拜,红色始终没有被视为审美的对立面。

在传统颜色中,有一种特别纯正的红色,被称为朱砂。在《诗经》中,就有“颜如渥丹”的描述,用来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如同涂抹了丹砂一般。如今,我们依然用“面色红润”来赞美一个人的气色好,可见红色作为一种绝佳的形容方式,始终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唐宋时期,陶瓷业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众多精美的矾红色器物应运而生。这些独特的陶瓷作品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还流传到了西方世界,并被称为“China-red”,即中国红。这一称呼不仅代表了这些器物的颜色,更体现了它们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

到了明朝,红色达到了鼎盛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红色本身的热烈与鲜明,更因为当时的统治者姓氏为朱,与红色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种背景下,红色逐渐被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逐渐稳固,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无论是传统的陶瓷艺术,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红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递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尽管红色的地位在历史中有所起伏,但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始终不可替代。无论是作为审美对象,还是作为象征意义的载体,红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可以说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之一。

关于红色的历史,其深度和广度远超我所能言说的范围,仅凭这些零星的片言只语,实难详尽其内涵。

暗红而深沉的茜色,娇艳而热烈的朱砂,温润而可亲的胭脂,飘逸而自由的石榴红,娇嫩而可爱的桃花红……这些丰富多彩的红色调子,如同中国人的性格一般多样而深沉。

从瓷器中的祭红、大红袍、桃花片、娃娃面,到紫砂中的朱泥,茶叶中的红茶,再到传统绘画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人对红色的热爱与追求。我们追求温暖,追求生命的力量,而红色正是这一切的最好象征。内敛的中国人,骨子里却流淌着滚烫的生命力,就如同那深沉而热烈的红色一般。


我们所熟知的和不熟悉的红色,

都在生命中长长久久的流淌着。


相关文章

  • 【时间对照表】弘治十年(丁巳)

    弘治十年(丁巳) 十二个月。 正月(甲辰) 癸卯(初一) 甲辰(初二) 乙巳(初三) 丙午(初四) 丁未(初五) ...

  • 2023.1.24

    正月初三

  • 大年初三:阳光灿烂,福满人间

    1 先来看看正月初三的习俗: 春节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

  • 我的2021年春节(五)

    大年初三 今年的正月初三,于大家来说比往年的正月初三增加了一个情人节的身份,而于...

  • 回娘家

    正月初三是我们老家女婿给丈母娘拜年的习俗。正月初三才正式开始做客,正月初三也是晚辈给长辈开始拜年的第一站,我们这里...

  • 大年初三的习俗和禁忌,难怪有人因此翻脸

    今天是大年初三,从除夕到正月初二,大伙儿都忙着拜年,而正月初三则是调养生息的好日子。正月初三在旧时被称为“赤...

  • 春节习俗二

    正月初三 肥猪拱门 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

  • 回家的感觉真好

    今天是正月初三,一般我们都是正月初三回娘家拜年。每年的初三几乎都是中午在婆家晚上回娘家,今年也不例外。 ...

  • 甲辰

    《三命通会论》论甲辰日的命理 【甲辰】:中等日柱,不利婚姻,夫妻不睦。得气通根,坐下有偏财破印,缺少贵气,前半生不...

  • 2018-02-18

    正月初三 一切皆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甲辰正月•初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zr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