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时代,身边不乏有这样的一些同学,他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基本都在学习、大量做题,晚上加班到深夜,早上又起得很早,看起来非常努力,但是每次考试成绩总是不尽人意,甚至不如平时贪玩的同学。
你想提高演讲能力,所以你报名参加了很多网上课程,也阅读了大量的演讲书籍,每天也在坚持不断的练习,但每次一到正式演讲和公众讲话时还是一头雾水,紧张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A和B同时进入了某个单位,两个人都非常努力和刻苦,但五年后,A还在原地打转,综合能力也与刚进单位时相差不大、进步较小;而B明显在综合能力上远远领先于A,连升几职,工资也翻了几倍。
以上这些现象只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每当此时,我们都会认为自己没有天赋,抱怨没有别人聪明,说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甚至会认为老天不公平等等。从而产生自卑,慢慢就放弃了自己的努力,最终破罐子破摔。
那真的是以上这些原因吗?
其实不然,没有人天生就是天才,在付出相同时间和努力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往往是因为你练习的方法不对,别人通过正确的方法练习,一天天在进步,而你因为方法不当,只能在原地打转,进步较小。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方法呢?
答案是四个字: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它的研创者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利克森。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杰出人物是如何获得杰出表现的,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运用。
好了,下面就来说说,怎么样的练习才是“刻意练习”?
一、有明确目的的训练。
如果你学习或练习一项技能,每天都是漫无目的的,那么就算你练足了10000小时,你也还是原来那个水平。
比如你学踢足球,每天按时去参加训练时就是带着球在场上瞎跑、瞎传、瞎射,那么就算你练上几年,你的进步都非常小,还是一个菜鸟。
你学弹钢琴,每天坐在那里凭自己的感觉弹来弹去,这样的练习也毫无效果。
有目的的训练就是说,我们每一次或者每一阶段的练习,我们都要设定一个小目标,直到通过练习达到这个目标为止,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样才能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
想踢好足球,可以把它分解成传球、射门、盘带、接球、头球、体能、跑位等等来逐个练习,这样你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再经过一定时间的坚持,你的足球技能一定能有很大的提升。
弹钢琴也一样,今天练习哪几个键位、明天练习哪几个音符等等
有了目标就有了靶子,才能更好的前进。
二、要有导师指点
你立马会问,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学习工作,不可能什么事都要请个导师吧。
这里的导师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书籍。只要能给你提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就行。比如,我们可以自费去参加各类培训,在导师的帮带下学习;如果时间和条件不允许,我们也可以去买相应的书籍来阅读自学。
为什么要导师指点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首先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认知从而进步的,我们从小到大上学就有教科书和老师的帮助,才让我们从不知到知,实现从0到1的转变。如果什么都是自己摸索,就算真的摸索出来,往往也会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有了导师的指点,加上我们自己的练习,就能更快的成长进步。
我们想提升某一个方面的技能,那么我们就首先要去收集这方面的书籍来阅读,再去找出几位这个领域比较牛叉的人作为标杆和老师,不断去学习他们的长处和经验,自己在一边努力练习的同时去寻找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距在哪儿,然后不断去补充加强,这样我们就会一点一点的向他们靠近,从而获得成功。
三、要有及时的反馈
光有练习没有及时的反馈,效果也一样不明显。
在高考前,我们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练习自己对各类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如果我们做完后,没有参照的标准答案,你心里就会慌,就是因为没有标准的答案给予你反馈,你不知道自己这道题到底做对了还是做错了,这样的练习会有效果吗?
有了习题的答案,如果我们做对了,我们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解答的,他的方法和思路和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值得学习;如果我们做错了,那主要是错在哪里,是粗心导致的,还是思路方法不对导致的等等,有了这样的反馈,我们才能真正通过做题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练习演讲也是一样,如果只是一个人在练习,往往效果不明显,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所以根本不能有效的改进和提升。而如果演讲完后让大家给你提意见,你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下一步训练中就会刻意去克服和完善。就算没有人当观众,你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录像,然后通过录像来看自己存在什么不足等等,只要有了及时反馈,效果就会明显得多,进步也就更快。
好了,总结一下:
要想让自己的努力收到效果,能力得到更好更快的提升,就要注意“刻意练习”:
1、要有目的的训练;
2、要有导师的指点;
3、要有及时的反馈。
当然,有了这些,还需要自己长期的坚持和努力的付出作基础,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谢谢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