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表达之八十二:移觉(通感)之视觉转换——见形可触,以触觉写视觉之

表达之八十二:移觉(通感)之视觉转换——见形可触,以触觉写视觉之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4-08-06 20:48 被阅读0次

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通过视觉,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皮肤接触某一个事物时的感受,人通过触觉所感受到的冷热、滑涩、软硬、厚薄、痛痒等感觉是一种独特的体感。通过相同体感的描绘,能更形象地反映当下的场景。如成语“坐如针毡”,光是想象一下,就已经有一种坐不定、左顾右盼的感觉。而著名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通过“沾衣欲湿”和“吹面不寒”两种体感,给人带来春雨绵绵、春风和煦的感觉。

1鸟抛软语丸丸落,雨翼新风泛泛凉。(黎简《春游寄正夫》)【按逻辑思维,五官各有所司,不兼差也不越职。就是说,触觉和视觉是河水不犯井水的。但是有些事物一经渗透了人的主观感受后,某些感觉之间就可以相通了。比如,被雨水打湿后的鸟儿的羽翼就会让人感受到丝丝凉意,“雨翼新风泛泛凉”便是见形可触的感觉。】

2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李贺《蝴蝶飞》)【由“春云”这一视觉形象引起了“热”的触觉感受,这就是以触觉写视觉的通感手法运用。】

3苍茫江色,一层层淡去,濛濛浩浩,一片潮潮的诱惑,裹着身,裹着心撩人情怀。(《散文·北地江云息》)【“苍茫江色”指的是傍晚江边的水气雾色。这里通过一系列肤觉形象使读者仿佛也体会到了那片将人淹没包围的江色对人的“诱惑”,诱惑于人,“撩人情怀”,指的是人的内心感受。】

4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鲁迅《祝福》)【这里是视觉、触觉互通写景。它不仅写出了冬日晚云的“灰白”色彩,而且写出了它的“沉重”的分量。当然这只是一种心理感受,又正好产生于旧历年的年底,给祥林嫂悲剧的产生创造了一个撼人的氛围。】

5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凝脂似的感觉。(碧野《天山景物记》)【触觉和视觉相通,入眼青山,不仅是画一般让人眼前发亮,而且也凝脂般让人向往了。】

6大家攀藤抚树过去。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荡荡,曲折萦纡。(《红楼梦》第十七回)【水的“清澈”用视觉感知,水的“润滑”却需靠肤觉触知,这里是用视、肤二觉互通写水的状貌、情态。】

7此刻,我仿佛听见有种奇妙的声音在我耳畔回响,……呵,我仔细一听,才听出,是阳光落地时发出的音响。人们说,在大千世界里,最轻,最轻者——是七彩的阳光,为什么在这蓬勃的大上海,连阳光也有了重量?(王也《呵,七彩的阳光》)【阳光有音响,有重量,奇怪吗?怪之不怪,这里超常的语言表达方式。正是通感的特殊魅力。】

8你听见金色的星殒在林间吗?是黄熟的槐花离开了枝头,你感到一片绿荫压上你的发际吗?是从密叶间滑下的微风。(何其芳《圆月夜》)【“一片绿荫”是视觉形象,说成“一片绿荫压上你的发际”则是转换成触觉角度的描写。】

9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以触觉写听觉、视觉,歌台上美妙的音乐,仿佛带着暖意,使人感觉是春天来临了一般,大殿中舞女们上下翩飞的长袖带着阵阵凉风,就像是风携着细雨迎面扑来。寥寥的几个字,给人以多方位的感知,“小杜”的笔力可真是精彩。】

10圣信垂肩坐下,世宝看见他脸上的肌肉一动也不动,但是慢慢地变白、变灰,完全变成石头凿出来的一样。(茹志鹃《逝去的夜》)【由“白”而“灰”这是色彩的变化,属视觉感知;由灰而变成石头,属质感,这是触觉感知,通过移觉生动而细腻地描绘出圣信神色的变化。】

相关文章

  • 方向:古代大咖告诉你,如何写“五感”文案

    写“五感”文案,我们首先得了解五感,五感是指形、声、闻、味、触,也即人的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 《慰灵赋》

    古:凡生有灵,唯可不见。灵、形合生,生化灵、形。灵者,意也,魂也,精神也,非可触,非可感,非可见,触之不及,悟之不...

  • 设计中的设计

    讲了很多例子 1.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2.信息之美:清晰,独创,幽默

  • 有生动画面感的文案可以这样写

    写有画面感的文案,可以先了解五感,五感是指形、声、闻、味、触,也即人的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 理解-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

    作者原创!禁止转载!禁止剽窃!请互相尊重! 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见形,对方显...

  • 2019-11-06

    白酒中的“精气神” 酒之“精” 人们可以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感知白酒的性质:可通过视觉感知酒的色泽、...

  • 关于第六感

    人有五感形、声、闻、味、触,对应器官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不记得在哪儿看的,笔者讲第六感。说我们生活的...

  • 2019-08-23读王安石传-荆公之时代上

    梁启超先生所著《王安石传》,为古文,不易读,然更觉其苍虬有劲,其情之真、痛之切、哀之甚,于字里行间可感、可触。恍如...

  • 书画论

    画之以形,塑之以像,书之以工,得之以诠而感其貌!------论书画【张飞曾】

  • 儒学之宇宙图景(7)—镜之像

    毫无疑问,象是直观的,是人的直觉感知。人的感知,无非视觉、听觉、味觉、触觉、行之体验、静之体悟等等,天生具有一种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表达之八十二:移觉(通感)之视觉转换——见形可触,以触觉写视觉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jt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