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个词,从现代的解读来看,似乎变得非常轻松、愉快。像什么寓教于乐、看美剧学英语或是读完这篇文章你就能成为文案高手之类的,无不是在告诉你通过短时间的学习、轻松地学习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可是事实呢,如果真的按照上述的方法去学习,充其量也就是在浪费时间,并没啥卵用。这句话可能伤害了大部分人,可能违背了大多数人的认知。但我还是要说下去,像那些说读完这篇文章就能学到某些知识,看美剧就能学会英语等,都是非常不靠谱的。学一样东西哪有那么简单,如果看美剧真能学英语,那中国的英语高手也太多了,那些想要学习英语的人完全不需要苦逼地去背单词,直接看美剧就好了,既有视觉上的享受,又能学到东西,何乐而不为呢?但这终究只是个人的意淫,哪有那么轻松的事。
可能有人会问了,废话这么多,你丫倒是说说看什么是有效的学习啊!
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有效的学习一件非常之苦逼的事情,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坚持。而且并不是仅靠非常努力就够了,还需要了解知识的底层逻辑。总之学习不是一件什么好玩的事情,更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它是一件会让你感到非常痛苦的事情。
怕了吗?不怕继续往下看。
心理学界把人的学习一共分为三个区域,最里边叫舒适区,最外层叫恐慌区,二者中间的是学习区。
什么是舒适区呢?比如一份工作,大家都知道做久了,基本上就是一些重复性的动作。如果没有在原有的技能上进行突破,或是没有挖掘其他方面的能力,回家只是打打游戏,看看电视剧,跟狐朋狗友出去喝酒,那就是处于舒适区。在舒适区你会感觉每件事都很熟悉,甚至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脑力,生活过得非常地舒坦。上述所说的看美剧学英语,就是处于舒适区的一种学习状态,这种方式的学习是学不会英语的。
恐慌区呢?是指你所做的事都是不擅长的、都是陌生的,在这个区域你什么都不会,所以你会感到非常焦虑,压力非常地大。比如说公众演讲,没有过演讲经验的人,一般站在台上演讲会感到非常地紧张、焦虑,手脚发抖、说话发颤等,这就是处于恐慌区。
那么,要怎么克服心理恐慌呢?还好居于舒适区与恐慌区之间还有一个学习区。
学习区是指先确定一个大的方向,确定一个总目标,然后将大的目标拆分成多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再一一去落实、去学习。可以说想要脱离恐慌区,最好的方式就是进去学习区。而学习呢!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是一件让你感到痛苦的事,并且要为之坚持下去的事。不是今天干完,明天就歇一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是不行的。
这里我要点一个认知上的错误,大多数人认为高手和普通人的差距是天赋决定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并不是他们生下来就有多么牛逼,只是他们比普通人更早地进入学习区。
好,能够读到这里的朋友,相信基本上已经进入学习区了。接下来,我要开始放大招了。有效的学习究竟是何方神圣?
刻意练习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刻意练习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持续不断地做你不会做的事”,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
举个简单的例子。
打游戏大家都懂吧!在任何一款讲究操作性的游戏中都有三个角色的区分,分别是菜鸟、一般人、高手。所谓的“猪一样的队友”指的就是菜鸟;一般人是指实力一般,没有什么突出特点的人;高手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神。
菜鸟打游戏并是他们真的想打好游戏,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图个爽,开心就好嘛!这种人不是在玩游戏,而是游戏在玩他。
一般人打游戏呢!目的是为了赢,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提升自己的技能,操作水平,顶多也就是游戏玩久了,熟悉了,实力相对不会那么烂。这种人永远处于舒适区。
最后一种是高手,就是大神。这种人玩游戏是将游戏中的细节研究得非常清楚,永远去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永远不让自己进入舒适区。比方说走位,地图中的各个细节等……
只有把这些细节研究得非常透彻,才能真正地玩好游戏。所以说,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在玩游戏的人。
刻意练习不仅需要持续地做自己不会做的事,还需要大量地重复,以及高度的专注。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要把整个动作或整首曲子过一遍,让专家进行点评。然后再将它分为多个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这种训练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
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总结一下,所谓的刻意练习就是不断地去做不会做的事,永远不使自己进入舒适区。并且需要反复地重复练习以及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学习套路
这里的套路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套路,它是个褒义词。所谓的套路就是去学习他人已经验证过,并且已经成功的学习方法。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一开始做公众号的时候,一脸懵逼,啥都不懂。怎么办呢?我开始在网上查资料,先把最基础的东西搞懂。然后研究一些牛人的公众号,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然后把他们一些比较好的东西借鉴过来。接着关注各种运营新媒体的公众号,加入各种关于自媒体的群,看他们的聊天记录,或是直接询问,看看是否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虽然说现在运营得也不咋地,但至少一天比一天要好(自我安慰)。
直接去学习他人的经验,或是借鉴,或是抄,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相反的我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使自己的能力提高得更快,更有效果。比如古代的一些大臣、皇帝经常说什么要遵循祖制啊!遵循祖制啊!不也是在借鉴先人的经验吗?所以说他们都好意思,我们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毕竟现成的东西,不用白不用嘛(PS:直接去请教该行业的大牛,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说起这事,实在是非常的惭愧,因为本人就没有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当然现在在慢慢培养(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
做笔记是指把读过的书、看过的文章或是一些好的电视节目,把里边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记录下来,或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这样做可以使一些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否则也就是看完之后,醍醐灌顶般地说了一句:“太对了,讲得太有道理了”。然而并没啥卵用。真正的内化,是将学到的知识,记下来,然后想一想,还能用到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算学到知识。
钱钟书先生就是一个非常善于做笔记的高手,他本人家里并没有什么藏书,主要是靠去图书馆借书来看,然后把书中有用的知识抄下来,闲时再翻出来看看。光是英文的笔记就有178本,中文的也差不多,那真的是堆得跟山一样。这个习惯是他在英国留学时养成的,他能将学到的知识镶嵌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地使用。
所以说做笔记也是有效的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你看我现在不也是非常努力地在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嘛(安慰一下)!
了解底层逻辑
读一本书、看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他写这本书、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他想通过这个主题表达什么?这就是底层逻辑。
举个例子。
谈管理。吴晓波、雷军、彼得德鲁克、吴伯凡、马云各写了一篇关于管理类的文章,你看完之后,发现在这些大佬针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完全不同,而且每个人都写得都非常有道理、有说服力,你该信谁的?如果把这些知识同时放入大脑,那非晕了不可。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们通过“管理”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那么他们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吴晓波是用管理在讲财经;雷军用管理在谈粉丝经济,小米用的就是这个模式; 彼得德鲁克用管理在讲哲学; 吴伯凡在讲中西方文化;马云爸爸则是在对公众励志。看吧,因为所处环境不同,所讲述出来的观点也就不同。就像你在创业,你谈管理一定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应该不怕苦不怕累,最好一人身兼数职,习惯加班文化。为啥呢?因为创业公司没什么钱嘛!为了降低成本嘛!自然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谈管理,画大饼,激励员工。美其名曰:“这是为了让员工学到更多的东西,跟公司一起成长。”
所以说,读一本书、看一篇文章首先需要了解对方的底层逻辑,了解他所处的环境,他想通过这个观点表达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不会被人忽悠。
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是一个信息超载的时代,是一个容易使人放纵的时代。如果不甘平庸,逃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是最好的选择,我们都是普通人,除了死磕自己,除了努力难道还有其他的捷径吗?
学习是一条非常痛苦且漫长的道路,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道杂说”,那里才是我的主战场哦!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道杂说”,那里才是我的主战场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