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遗址:陕西省延安段、庆阳段、陕西淳化县、咸阳市旬邑县……
除了秦长城和兵马俑,还有一项伟大的工程至今鲜为人知,它就是秦直道。该道路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30万大军利用两年半时间才修建完成的,它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成本,逢山开路,遇谷填平,全长七百多公里的道路,不论是一般的平地大道还是翻山道路,弯度和坡度都很小,几乎是直线,所以又被后世称之为秦直道。建成之后的秦直道在清朝之前都有使用,至清朝时逐渐废弃。
当时为了加强边关防备和国家交通设施,提高交通效率,秦始皇下令修建一条从陕西咸阳往北至内蒙古包头的重要交通要道,秦直道遗址是在1974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者在鄂尔多斯野外发现了秦直道的遗存,于是考古专家做进一步确认,确定了当地秦直道的走向及范围。确定了它北端终点为麻池古城,四年之后,考古专家又调查到了秦直道的南端起点即汉代甘泉宫遗址。
从丝绸之路到昭君出塞,从秦代出征的马蹄到西汉离别的琵琶,这条道路记录了无数人间沧海桑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研究价值,除了丰富历史外,秦直道本身就是集中华,民族精湛工艺为一身的经典作品,它的工艺究竟有多厉害,在上世纪被考古人员发现以来,这条近百年没有维护过的千年古道,大部分的杂草不过膝盖,部分地方还寸草不生,重要的驿站,燧台没有被任何高达树木遮蔽 ,视野清晰,相当于一千年后发现一座荒废的城市,道路全部畅通,高楼大厦依然耸立,堪称神迹。
经过考古人员和多个领域专家联合研究,秦直道的工艺有几个特征,1、泥土采用所谓的熟土,熟土就是经过高温处理过的泥土,可能会使用火烧、烘沙等多种技术手段,使得泥土里的微生物和水分降至最低,不再适合生物生长,密度更为紧实,现在北方的烘土也是采用类似的处理手段,这种炕土可以去除害虫非常使用。2、泥土里加入了石灰等干燥剂,石灰有杀虫除湿作用,还可以有效杀死植物根茎和种子,保持熟土的稳定结构和干燥性。第三,更多有待发现的秘方,要在野外环境,实现超过千年的稳定状态,除了这些常,规手段,相信还有其他更多的技术手段,还有待科学实验室的研究。除了材料秦直道的修建工艺也是十分超前的,它不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路面坡度也明显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经过现代仪器的测量,秦直道的坡度设计和路面参数,符合我国现代二级公路标准,路面的位置可以轻松实现十五匹战马并行通过,符合当时军事交通要求,秦直道,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勤劳的见证,也从侧面说明,交通对一个现代、强大的文明的重要性,秦直道在今天虽然已经没有了使用价值,但是它的建造理念和精湛工艺依然是我们伟大的瑰宝。工程量之大,意义非凡。
当然它的存在还有几个谜团未解开:修建者如何定位和规划的?秦直道虽然大部分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之上,它的修建方式如此科学,不仅没有绕行,而是正确的找到了最短的捷径,秦人生活在陕西地区,对鄂尔多斯高原并不太了解,罗盘的发明是在南宋时期,他们是用什么东西精准定位的,他们唯一依靠的定位方式只有战国时期出现的司南(指南针),但是那个时候的司南精准度极差,不符合定位的基本要求。第二谜团,修建秦直道的军队,难道只有蒙恬军队吗?战国时期,无论秦国还是赵国,边境都与北方匈奴控制的地区接壤,三方势力一直存在摩擦,秦国修长城的时候曾经与赵国连在一起,形成了对匈奴的钢铁防御,难道修秦直道会是秦朝一国所为,是否过于牵强。第三个谜团,是秦直道位于鄂尔多斯境内的一座大桥,中国的地势走向颇为复杂,山脉与河流的分布又交织在一起,怎可一马平川?他们是如何将大桥屹立在河水之上的呢?考古的魅力在于不断的被发现被证明,关于秦直道的谜团也许有一天终将被揭开,我们期待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