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焦虑和以量求质

关于焦虑和以量求质

作者: kevinHan | 来源:发表于2018-05-09 13:53 被阅读2次

    date:20180509
    读 一土教育的李一诺文章《做个贪心的人》

    第一,其实我们很多所谓的“成功”,跟我们个人的努力、选择都没有太大关系。

    比方说,很多朋友喜欢看古装剧, 我也梦想过穿越到古代做个古装美女, 但如果真的穿越了,按照真实的历史数据,我其实大概率会是一个裹脚的文盲家庭妇女;在农田里和织布机上操劳一生;最终死于两种原因:生孩子,或者是传染性疾病;寿命不会超过40岁。
    所以,时代、性别、出生地、健康状况等等,这些跟我们个人选择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其实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性,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得多。巴菲特把这个叫做 “子宫彩票”。说他作为男孩出生在当时的美国, 就是中了彩票,比他的姐妹拿到的牌要好得多。后来他把三百亿美金的个人财富钱捐给了盖茨基金会,就是希望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彩票带来的不平等。

    正视这个,努力奋斗,为后代提供更多机会

    第二个前提,就像每个人的婚姻生活都不可能像婚纱照那么美好一样,每个人真正的人生旅程也不是表面的标签那么简单。

    因为现实世界就是很复杂的,所以除非你特别特别的幸运,否则几乎可以断定每个人的身后都是一地鸡毛。每个人都有特别不容易的历程。
    所以,在我们社会里,“标签”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迅速帮你做出判断,也可以唬人。但是,同时心里要清醒,它只是个标签而已。有的时候唬唬人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把自己也唬了。

    • 想要什么样的标签,注意加强对应的行为及对外展示。最好符合自己的兴趣。
    • 每个人背后都是一地鸡毛,都有不容易。
    第一条,认识到虚假的限制。我想做一个简单的测试,有哪一位觉得自己的身材不够完美?

    99%的人举手。这意味着不是我们的错,是模特的错。有些限制,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假象。

    第二个,其实有一些真实的限制,比如学位、性别、年龄,等等。但是如果我们以限制为开头,那你就什么都做不了。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话,大部分的限制都是扯淡。

    我们很多女性,想要很多东西:既想有好的生活,也想要好的职业,以后还想要孩子……
    那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就贪心一点,想要就要。你有可能拿不到所有的,但是如果你都不想,它怎么会来呢?

    在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就先想我想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遇到限制,就见山开路,见水搭桥。

    例子很有趣啊!

    的确,时间是有限的。大家经常问我:你如何去管理时间。实际上我告诉大家,我的时间管理非常差。我如果有个管理秘诀的话,就是把想做的事情做掉,剩下的事情找不到时间,它就会自动消失。

    这个规律对我非常有启发:你的活动终将占满所有的时间,Your activities will expand to fill all the time you have。 这也是个特别有用的真理:这意味着哪怕我们没有孩子,没有工作,你也不会一天到晚闲着。你肯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去做。如果我们不能问老天再要五百年,也许我们应该转念想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到底选择做什么?然后,把事情做了就好了。

    这个就是对应的,极简主义,高效能人士,简单就是力量中的 优先级。 道是同的,但解释是不同的。
    能否行之,带来了更多的不同。

    可以给大家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有三个孩子。生完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我有一个特别大的感受:哇,这个比老大容易多了,减少了80%的工作量!其实不是工作量减少,是清楚状况,焦虑减少。

    所以,消耗了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的,其实是大量的内心戏,和没必要的焦虑。

    生孩子之后,我对人生有很多顿悟:本来我们是1+1等于2的世界,有了孩子之后工作量变成了10。一般大概率的情况,男生会是猪队友,我先生从1变成了1.2,生产力提升了20%。那么,剩下的8.8呢?

    我的法宝是:先把这8.8里面的焦虑减掉,那就减掉了5;然后你再找人帮忙,又减掉了2。这就剩1.8了。本来我也比男生的能力强嘛,可以做到1.8。1.2+1.8,我们就不用离婚了,孩子稀里糊涂长大,皆大欢喜。

    确实如此。我家二宝出生,依然还有焦虑,但是减少了不止60%。没有80%那么多,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像老大那样管了。 这样耗费在减少焦虑上的时间,搜索查询,纠结就少很多。真的是“老二当猪养”

    最浪费时间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个走错方向,跟错人;第二个叫没有行动,胡思乱想。如果这两件事能够拿掉的话,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事情。
    关于减少焦虑,还要送给大家一句话:你永远不会准备好。
    (去麦肯锡之前,2007年问一个前辈前面7个月要准备什么)他跟我讲:一诺,你放心吧,你永远不会觉得你准备好了。就像开车一样,你读再多的书,做再多的练习,直到你坐到车上开起来,你才会开。

    我有很多事情都有始无终。大家看到我好像做了很多事,其实我开始的事更多,好多事中间死掉了。
    但是OK。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越战越勇,你的判断力会提高,你的胜算也会提高,而且你一旦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你所谓的失败就不是失败了。

    大家如果读过这个博士的话,就知道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很多事情不受你的掌握。后来有一个特别有睿智的高年级的博士生告诉我:你知道吗,一般从项目到最后能发paper,这个比例是8:1,所以你8个项目最后可能只有1个能做成。

    那我就明白了,你要想发四篇paper,就得开始32个项目。
    很简单,是吧?所以,有的时候把这个心理预期调整好了,就没关系了。没准备好,也不是问题。

    • 上手多做,少想来想去。做好有失败率的准备,焦虑和压力就会小很多。量够了,就能堆出质量来。
      “以量求质”,在公司运营中大体上也是对的(没有垮下去的前提下)。在个人学习的题海战术和职业生涯的求职中也是(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一次做对”是理想,是战术目标。
      “以量求质”是真实世界,是战略目标。
      二者总是在时间的流淌中,需要一个契合当时情势的动态平衡,从而获得好的成果。
    • 很多时候,很多情景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你在当时情势下能否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就要靠过去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项目里获取的直觉和一些方法。就有能力在很多情势和时间限制内把握好平衡点。

    在情势和环境都没有剧烈变动的环境中,成功经验更容易得到复现。大家愿意找有类似项目成功经验的人和团队,就是潜意识的基于这种假设。
    如果情势和环境是在剧烈变化时,失败经验在这时就更能帮助识别风险,提供纠正措施。

    这也是很多大型公司重视项目的 lessen&learnt这个交付物的原因(成功和失败项目的都需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焦虑和以量求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mn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