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界限系列1:什么在我们的界限范围之内,是我们应该负责的?

界限系列1:什么在我们的界限范围之内,是我们应该负责的?

作者: 热带的雨和风 | 来源:发表于2021-09-22 22:02 被阅读0次

明明知道不是自己的工作却不会拒绝,即使这些多余的工作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却依然违心地接受。

这种痛苦不在于不懂努力,而在于不懂拒绝、出于恐惧的友善和过重的责任感,而使自己根本无法掌握生活的主权,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责任,什么不是自己的责任。

设立界限的目的在于:“知道什么时候说好”“什么时候说不”“如何掌控我们自己的生活”,帮助我们更爱家庭,更爱他人,更爱自己,拥有平衡健全的生活。

界限有现实世界的界限和心理世界的界限之分。前者容易看出,如篱笆、标志、墙壁、放有鳄鱼的壕沟、修剪整齐的草坪、树篱等;后者则是指“心理上的边界”,它定义你是谁,你到哪里为止,而别人又从哪里开始。当你向某人正视冲突或问题时,便是在设立界限。

了解什么是界限后,我们仍会出现超越界限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我们必须知道:什么在我们的界限范围之内,我们只需负责什么。

界限之内

1.感情:你的感情是你自己的责任,你需要自己先拥有主权,认真地把它当成自己的问题,才能及早发现症结并设法解决。比如夫妻之间的感情问题,如果一方一味地付出感情,而对方感受不到,或不愿去感受,致使付出方内心充满怒气,这样的关系或许已经出了问题。

2.态度与信念:态度,就是你对生命、工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与倾向。信念,就是你所接受为真理的任何事情。比如,我们从小学习要帮助他人,善待他人,而这样的态度与信念影响着以后我们成为怎样的人。问题是,当我们帮助了不该帮助的人,善待了不该善待的人,我们的态度和信念就要受到质疑,所以,我们要为自己的态度和信念设立界限。

3.行为:行为是有后果的,就像我们工作就应该得到工资,运动身体就比较健康,对别人好关系就应该亲密些。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要警惕过度干预他人的行为。

4.选择:我们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结出“自控”或“节制”的果实。你自己做的决定,你就必须承担它们的后果。比如,你工作中面临着这样的选择:跳槽,或考研,或考公务员,你的犹豫在于你不自信,怕丢脸,不敢承担选择的责任。承担责任会使你不断提升能力,获得自信;不承担责任则会使你不必承担丢脸的风险。其实,每种选择都是对的,都有背后的价值,关键看你怎么选。

5.价值观:我们珍爱并认为重要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界限不是帮我们否认,而是要我们坦诚自己有哪些陈旧有害的价值观,然后求神帮助我们改变它们。比如,我们认为权力、财富和快乐是我们最需要的,能满足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欲望,但到最后我们才知道,我们想要的是爱。

6.界限:

要对别人设立界限。远离外界外在环境对自己的干扰,防止被他人和社会裹挟。

设定我们自己内心的界限。我们需要自制,不是压抑。

7.才干:因为才干在我们的界限之内,是我们的责任,不能因为害怕、有风险而不去负责。

8.思想:界限的思想,即我们具有思考能力,这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

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性格、资源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职业,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必须在知识上有所长进,拓展我们的心智。

我们必须澄清那些被扭曲的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用过去的关系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来曲解别人,避免使用“应该”的字眼。

9.欲望:我们的欲望在我们的界限里面。我们必须先知道我们所要的是什么,才能追求它们,满足我们的人生。“所欲的成就,心觉甘甜。”但问题在于,我们的个性中缺少有结构的界限,我们不能确定谁是真正的“我”与我内心真正渴望的。如很多对性上瘾的人不断寻求性经验,事实上,他们内心渴望的是爱与真情;很多不断跳槽,想转行的人,事实上,他们内心渴望的是摆脱自卑,追求的是认同和接纳。

10.爱: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爱,并且响应别人的爱。但很多人因为受伤和恐惧,不能爱和接受爱。我们要担负起爱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爱是人的一种主动能力,是一种把自己与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

上述界限的各个方面都在我们的界限范围内,在我们的管辖之下。但要照顾属于我们地界之内的所有物是非常困难的,而允许别人去照顾地界内的所有物也不是那么容易。

影响我们设立界限的原因有哪些:

害怕失去爱或害怕遭受遗弃。如,那些向他人顺从说“好”,事后又不甘心的人,就是害怕失去别人的爱而无法设限。

害怕别人的愤怒。如,书中的史坦,因为小时候害怕愤怒的父亲导致成人后害怕他人的愤怒,使得自己无法设立界限。

害怕寂寞。如,那些随叫随到的人,他们大多是害怕寂寞,想找人陪伴。

害怕失去内心那“好的一面”。如,那些认为对他人的爱就是永远对其说“好”,从不拒绝的人,否则就会深感痛苦。

愧疚感。很多人的给予,都出于愧疚的心理。如,那些说“不”的人会内心愧疚,只有不断行好,自己内心才安宁。

回馈。那些得到东西会附加让他们愧疚的信息。如,有些人的父母会说:“你看你,现在多享福、多富裕。”意思是,我们父母多不容易,让你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你必须回报我们才行。

寻求赞许。比如,那些觉得自己还是喜欢被父母赞许的小孩子,成人后也会答应他人的任何要求,要什么,给什么,这样才可以得到他人的赞许。

过于认同别人的损伤。比如,那些曾经遭受过拒绝的人,深知当时失望和损伤的滋味,所以,他们会加倍感受他人的伤心,无法忍受自己对他人说“不”。

关于“心理边界”的错误认知:

1:假如我设立界限,我就是自私自利

我们要区分自私(selfishness)和管家(stewardship)。自私是我们只专注自己的意愿和渴望,对爱别人的责任置之不理。而管家不仅要照顾我们的灵魂,还要发展我们的生命、能力、感情、思想和行为。这一切需要我们认清自己的责任:有些人把自己的需要看得很坏,很自私,甚至是奢侈的,这是不对的。有些人认为别人有义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同样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的生活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2:界限是不服从的迹象

许多人认为,设立与维持界限就表示反抗或不服从。但需要明白的是,我们不是为了反抗另一个人,而是为了守护自己的边界。当一个人认为你是在反抗他,其实是他想要侵犯你的边界。

3:假如我设下界限,我将会伤害别人

有人把界限当作一种攻击性的武器,这是错误的。界限是一种防卫性的工具,适当的时候并不会控制、攻击或伤害别人,只会保护你的东西不在错误的时间被别人夺走。

比如,你周末真的有急事而无法回家看望母亲,你没有伤害她,只是让她有些失望,如果你能坦诚相待,把事情说清楚,她一定会理解的。我们要知道,拒绝那些对自己的需要负责的成年人,或许会使他们不舒服,他们或许得再去找其他人,但他们不会因此而受伤害。因为前面界限十律中的评估律,已经分析过伤与伤害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必须知道,在我们设立界限的过程中不仅会有外来的抗拒,而且会有后果和反击。

当我们设立界限时,别人一定会奋力抗拒,最普遍的就是愤怒,还有使人愧疚的信息。 内在的抗拒来自人的需要、恐惧(内心对怒气的恐惧和对未知的恐惧)和愧疚。

拥有成熟界限的人可以自由地说出“好”和“不”,因为他们明白,若不能答应得心甘情愿而且做得高高兴兴,他们绝不会随便应允别人。

相关文章

  • 界限系列1:什么在我们的界限范围之内,是我们应该负责的?

    明明知道不是自己的工作却不会拒绝,即使这些多余的工作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却依然违心地接受。 这种痛苦不在于不懂努...

  • 不要小看9个月的孩子,她也有自已的自我意识!

    我们在讲界限感,成年人之间的界限感,我们尚且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站在界限之内。那么对于自己的孩子的界限感,更加难以把...

  • 唤醒孩子优势学习潜能-1

    原则就是界限。 在与青春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不能跨越什么界限? 我们应该在什么的界限和规条内才能实现跟青春期孩子...

  • 一月第四篇

    如何和孩子建立界限是很多家长很困扰的,困扰我们的不是界限本身而是我们为什么要建立界限,界限又是怎样产生的,在RIE...

  • 《过犹不及》9

    1. 界限与配偶 没有界限的人,会侵犯到别人个人的主权范围,做不到为自己的感情、欲望负责。人需要为自己的失望负责,...

  • 什么在我们的界限内?

    今天是忙碌的一天,抽空看几页《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限》,并做一些摘抄。 1、感情:你的感情是你的责任,你需...

  • 别把自己关在狭窄的“小屋”里

    令人头麻的事,我们都深陷自我界限之中。什么是自我界限呢?首先我要提出的是我所用的这个自我界限是在《自我界限》这本书...

  • 一年级教学总结百篇[88]

    远远的在背后 首先我们说不越界,父母跟孩子之间的那个界限。比如中国式界限。,这个界限到底在哪儿?应该怎么...

  • 关于人际关系界限

    为什么在人际关系中建立界限、守住界限这么难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去对别人的情绪负责,成为了别人的“情绪拯...

  •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限?

    这是一本讲界限的书籍,了解什么是界限,清楚我们与父母,亲密爱人,子女、他人,以及自己之间的界限对我们的生活极其重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界限系列1:什么在我们的界限范围之内,是我们应该负责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ng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