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本打算写一篇文章分享“记录”心得,吃罢午饭刚下笔写了几段,就收到钱生的微信“我们公司有个供应商老总猝死了。之前还不时联系过的,人生无常,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不到一年之间,光钱生就跟我说过两次猝死事件——好端端的,没有兆头的就死了。
青年与中年的分水岭,大概有三点(至少我的人生体会是这样的):一是开始频繁的请假带父母或孩子看病;二是各式各样的证件以及家庭业务需要办理;三是时不时听到谁谁谁得了癌症或猝死。
我是个比较富有同情心(有时有点过了)且泪点低的人,看一部有点伤感的电影也能默默掉泪憋得头晕。听到这种谁突然死了的消息,总免不了一把伤感,但是,就像所有人对待旁人(普通的同事或者故事中的人)的生命消逝一样,也只是短暂的伤感罢了。还能有什么?
一个人对于世界(地球)是渺小的,地球对于太阳系是渺小的,太阳系对于宇宙是渺小的。宇宙之外呢?根据《三体》的描述,同时存在着很多的宇宙。佛法中说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包含一千个中千世界,一个中千世界包含一千个小乔世界。人得多渺小,不过如同恒河一颗沙砾。
所以不要妄想着耗费身体的根本去改变世界,改变社会,改变别人。人真正拥有和把握的只有自己这幅身体和意识,其他外在皆随机缘时有时无,飘渺不定。
最近我喜欢上读记载历史的书籍,一本几百上千页的书,就能纵观几百年的人间故事。现代人的平均寿命也就八十多岁,再加上生活环境的局限,没有几个人能在有限的和平年岁里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体会世态炎凉。但是历史可以把几百上千年的生活浓缩展示,让读者体会人生的变幻无常,体会个人之渺小。
别说我们一届普通人,即使是皇帝没了,国家照样运转,臣民仍能举杯高歌。
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人也先俘获当了几年人质。他被俘获没多久,大臣们就推选其弟朱祁钰当皇帝,朱祁镇不幸地“被成为”太上皇——一个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太上皇。甚至明朝士兵还用炮火轰炸也先军队(朱祁镇在其内),如果朱祁镇这太上皇被炸死了,大不了给他颁个“为国捐躯”的称号。也先投降后,多次派遣使者到北京让把太上皇接回去,但就是没有人来接这个昔日的皇帝今日的太上皇。
朱祁镇,明朝第六任皇帝,位如此高,权如此重,被所有人遗忘都是分分钟的事(他老婆钱皇后除外),更何况一介布衣平民?
总之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其实我们都是局势和环境的一枚棋子,少了一枚再补一枚就是。
人赤条条不携何物来到世间,最终也带不走任何东西。管好我们的根本——身体,在世间活的有趣些活得久一些(和那些值得在一起值得付诸关注的人),才是要紧事。
没有人有权利要求别人付出健康以换取所谓的业绩和成功。如果你身边有这种人,一定要远离他,我打赌他应该是最不在乎你生死的人之一。也许哪天你真的病倒了,他想的应该不是“哎呀,这个人付出了这么多倒下了,好难过,我要怎么补偿他?”,他心里更可能这样想“哎,这个人怎么就倒下了,业务怎么办呢?我得赶紧找个人顶替他!”
噢,他们可能会说我这种人自私吧。正好,我也想说他们把人当螺丝钉使很卑鄙,最阴险的是还是披着羊皮的狼,满嘴义正言辞,字字句句不离奉献精神。
如果让身体负荷过多的人是你自己,那就太可悲了,终究是要有悔恨的一天的。(大家可以去百度了解下李开复得癌症后的感悟)
我和钱生在工作的选择上一直有两点共识:高薪但需要家庭分离两地的工作不选(除非能要住一块去);高薪但需要以健康为代价的工作不选。
这么看来我确实算不上一位“很称职”的好职员,我没有什么奉献精神(甚至听到“要有奉献精神,先付出再索取”之类的口号反感之情油然而生),我只想干多少拿多少,挣够自己份内的钱维持生活,我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经营生活,陪伴亲友上。
不过我由衷佩服那些打心底里自愿讲求奉献的人,这真是一种稀缺的美德。
在某些情况下我当然也会做适当的奉献,但必须以自愿为前提,人要先关照自己(至少在精神上),先搞定自己的生活过得美满幸福,进而才能为社会和他人做奉献。
我们已经进入百岁人生,不防从现在开始,一起好好爱惜身体吧,期望等到60岁之时,可以洪亮地高呼“自由生活我来了”,并精神饱满健步迎上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