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二十五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有言:《文子》曰:“生生者未尝生,其所生者即生,化化者未尝化,其所化者即化。”
至诚者唯樸素,质纯为樸,色纯为素。推而广之,生而自化,天真自然,浑然天成,谓之樸。色白为素,各色皆入于白,所以,形色之本,变化之原也。是故,老子曰:“见素抱朴。”以示其纯真。孔子曰:“绘事后素。”
譬如:物质之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原子,就是由电子、质子、中子,所构成的原子。原子之中,电子数/质子数的不同,区别出了各种各样的单一元素,而中子数的不同,形成了单一元素中同质而不同性的同位素。而物质元素都可以从最简单的氢原子,即一个质子与一个电子所构成的原子,通过核聚变发展而成。所以,氢原子可以称之为物质之朴素。氢原子既是物质元素结构和功能之朴素,也是物质元素形态之朴素。一个质子对应于一个原子核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变化导致物质元素的变化,并形成不同物质元素的不同性质。
生命之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单细胞生命又发展进化出多细胞生命。而在多细胞生命中,生殖细胞或者干细胞可以通过各种机制,分化成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器官,执行各不相同的作用,共同维持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细胞结构可以称之为生命之朴素。
所以,生万物者无所谓生,形万物者无所谓形,化万物者无所谓化,成万物者无所谓成。因生而生者谓之自生,因化而化者谓之自化。守本(樸)则时空皆幻,据道则万物玄同,守虚则无所不包,守无则应待无方。
至诚者,率性而行,必能顺应自身之性质。至诚而仁者,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性,能赞天地之化育。所以至诚而明道者,圣人之同类者也,与万物同化,与天地同参,与天下人同乐,与万古长存。一个人类社会能够真正在发展中见素抱朴,在朴素中曲折前进,不断的迭代更新,还可以不失其所以朴素,就是这个文明真正的内在根基和信仰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