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时义26

中庸时义26

作者: andy言道 | 来源:发表于2025-01-05 06:55 被阅读0次

其二十五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有言:《文子》曰:“生生者未尝生,其所生者即生,化化者未尝化,其所化者即化。”

至诚者唯樸素,质纯为樸,色纯为素。推而广之,生而自化,天真自然,浑然天成,谓之樸。色白为素,各色皆入于白,所以,形色之本,变化之原也。是故,老子曰:“见素抱朴。”以示其纯真。孔子曰:“绘事后素。”

譬如:物质之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原子,就是由电子、质子、中子,所构成的原子。原子之中,电子数/质子数的不同,区别出了各种各样的单一元素,而中子数的不同,形成了单一元素中同质而不同性的同位素。而物质元素都可以从最简单的氢原子,即一个质子与一个电子所构成的原子,通过核聚变发展而成。所以,氢原子可以称之为物质之朴素。氢原子既是物质元素结构和功能之朴素,也是物质元素形态之朴素。一个质子对应于一个原子核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变化导致物质元素的变化,并形成不同物质元素的不同性质。

生命之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单细胞生命又发展进化出多细胞生命。而在多细胞生命中,生殖细胞或者干细胞可以通过各种机制,分化成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器官,执行各不相同的作用,共同维持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细胞结构可以称之为生命之朴素。

所以,生万物者无所谓生,形万物者无所谓形,化万物者无所谓化,成万物者无所谓成。因生而生者谓之自生,因化而化者谓之自化。守本(樸)则时空皆幻,据道则万物玄同,守虚则无所不包,守无则应待无方。

至诚者,率性而行,必能顺应自身之性质。至诚而仁者,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性,能赞天地之化育。所以至诚而明道者,圣人之同类者也,与万物同化,与天地同参,与天下人同乐,与万古长存。一个人类社会能够真正在发展中见素抱朴,在朴素中曲折前进,不断的迭代更新,还可以不失其所以朴素,就是这个文明真正的内在根基和信仰价值。

相关文章

  • 《中庸义疏》·自序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所开创的儒学不同于诸子百家中的某一学派。“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儒学乃大中...

  • 中庸-26

    原文: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概要:孔夫子说:“道不远离人。人所施行的道却远离了人,那就...

  • 国学的数学原理与社会理想的发展方向

    “义者,宜也”(《礼记·中庸》),《墨子·经上》说:“义,利也”,《朱熹集注》讲:”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 《中庸》26:修的哪门子身

    《中庸》26:修的哪门子身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

  • 切脉中国人的义-2017文化觉醒元年11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

  • 详解《三字经》目录

    一、缘起 二、性善 四、教子 六、学义 二六、中庸 二八、孝经 三十、易经 三一、尚书

  • 转载| 钱穆:《中庸》新义

    (收录于《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 《诚明》篇 天人合一之说,中国古人虽未明白畅言之,然可谓在古人心中,早已...

  • 《金文成〈中庸〉学习笔记2》

    《金文成〈中庸〉学习笔记2》 今天是戊戌年乙丑月癸亥日,腊月二十,2019年1月26日星期六。 《中庸章句序2》 ...

  • 🎏《中庸》日课26

    《中庸》日课26 接下来,子思又引了孔子一段话,这是中庸的第11章。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

  • 义精仁熟,没有私欲,才能做到中庸――中庸心得(九)

    义精仁熟,没有私欲,才能做到中庸――中庸心得(九) 文/乐呵呵777 第九章心得体会: 在第九章中,孔子说:“天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时义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qb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