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跑岩读围城|是褚慎明投机取巧,还是一个时代的错?

跑岩读围城|是褚慎明投机取巧,还是一个时代的错?

作者: 岩岩快跑 | 来源:发表于2016-11-23 23:25 被阅读0次

1、

《围城》里,有个极具讽刺意味的人物。他镜头不多,但短暂的出场犹如惊鸿一瞥,不令人惊艳却发人深省。

这位就是褚慎明,书中的“哲学家”。

虽然不过是个投机取巧极擅钻营的小丑,在当时却也能堪称哲学大V,唬住一大批人,招摇撞骗独步江湖,也算个成功的学术超男了。

褚慎明不光孜孜不倦地靠剽窃国内报刊对当时外国文化界名人的评论作为自己写给他们的信来刷存在感,其日常一言一行中也不忘将这种借力打力之战略一以贯之,可谓坚持给自己贴金这个中心不动摇,极力铺陈却总也不会偏离自身建设这个方向。

​在谈到自己与英国哲学家罗素之间的关系时,他先是故弄玄虚呼其小名以显示与之关系亲密,同时虚虚实实借机吹嘘自己学问:

董斜川问褚慎明:“你跟罗素很熟?”

“还够得上朋友,承他瞧得起,请我帮他解答许多问题。”

天知道褚慎明并没吹牛,罗素确问过他什么时候到英国、有什么计划、茶里要搁几块糖这一类非他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

2、

说到虚实战术,前几天一位资深HR吐槽:某天筛简历时发现一个人说自己是多个自媒体平台作者,碰巧自己好奇心发作,特意循着履历去看了下……3篇文章……粉丝个位数……

“这是在逗我吗?”HR哭笑不得。

这不是另一个小褚慎明吗?

3、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生物。人性天然是趋利的。

在一个社会,面对利益,可能会有大多数人能够坚守底线,所以不会做恶。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能够坚持原则,所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可能只有少数人能够在任何情境下都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是无伤大雅甚至多数人见怪不怪的小事,也能靠极大的自律和极强的近乎偏执的原则而坚决不去做——而这种人通常被人说成傻。

历史上如此,当代也这样。小说里如此,生活中也是一样。

试问:

如果明明可以走捷径,谁不想更轻松地成功?
连学术期刊发篇论文都要只看第一作者,谁不想找大V背书?
各地分数线就是不一样,谁不想高考移民?
既然工作成绩评价领导打分占绝对优势,谁不想跟领导搞好关系?
如果做实业不如炒房,谁还愿意搞生产?

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在踏实做事会增加生存成本的环境下,学者不再追求真才实学,年轻人不再追求个人奋斗,企业不再追求发展实业,社会不再追求公平正义……投机取巧才是最实用的生存姿势和成功法则。

褚慎明当然深谙此道。

甚至连书中一股清流的方鸿渐,不也还不得不低头顺势谋了个克莱登大学的学位吗?

所以,不管主流宣传口号喊得三观多正,如果实际中却在变相鼓励投机取巧,褚慎明们是永远生生不息,烧也烧不尽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跑岩读围城|是褚慎明投机取巧,还是一个时代的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tb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