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禾
每当到了一个时间的分界线,无论是暑假前夕还是开学前夕,总是会给自己安排一个很详细周密的计划,计划里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所有的时间都被一个个小任务小目标填满,可是到了实行计划的时候,一天、两天,坚持住了,之后就抛到了脑后,很多计划甚至是还没有执行就已经被抛弃了。
这个暑假之末,我又给这个学期定了很多的目标,列了很长的任务清单,虽然开始执行了一段时间,但在中间突如其来的任务的冲断下,又搁浅了。之前也有很多目标因为中间的停顿,而失去了继续的力量,从而失去了行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便是如此吧。
事情总是开始的时候最困难,忽想起了老舍先生的《别怕动笔》,“永远不敢动笔,就永远摸不着门儿。不敢下水,还学得会游泳么?自己动了笔,再去读书,或看刊物上登载的作品,就会明白一些写作的方法了。只有自己动过笔,才会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作品,学会一些窍门。好吧,就再写吧,还是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又写完了一篇或半篇,就再去阅读别人的作品,也就得到更大的好处。”很多事情就像写作,只要是开始了就会有继续的勇气,既然没有尝试过就相信自己一次,万一就完成了呢?只有开始了,才会知道接下来怎样做,去更好的完成这件事情。有了开始,才会有行动,不开始何谈结果。
在为这个学期制定计划的时候,我反思了之前的大学生活,发现自己庸庸碌碌地度过了大学第一年,虽然没有逃课,但是做什么事情都带有这应付的迹象。无论是上课还是作业,都是随随便便地完成。就这样的波澜不惊地度过了一年,带着迷茫和无措。虽然也看了一些书,但也只是看过,并未作任何仔细地解读。在这个随处都是资讯的时代,我们会得到很多信息,当所有的信息汇集在一起的时候,很多的内容就被我们遗忘了。现在回望之前的阅读内容,记住的内容也是寥寥。所有便写下这篇文章,这是一个开始,一个开始鉴赏生活的开始,通过记录来思考鉴赏自己所得到的东西, 然后在作出自己的评判,努力向柏杨先生所说的鉴赏家靠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