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基层女性,相处不快的原生家庭,支离破碎的婚姻生活,岌岌可危的工作……我也在面临自己拯救自己的过程。
以下是我阅读《基层女性》这本书结合自己的想法写的阅读简约感想。
1、 如果原生家庭让你消极痛苦,一直消耗着你,请远离你的原生家庭,自己去创造自己的生活,你会慢慢获得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越来越好。
不知道为什么,我与父母的关系不好,在我妈面前,我一直是那个不聪明,不灵活,很蠢,不会与外人打交道,遇事处事很笨的人,从小到大一直是一个很自卑的人,参加工作,组建家庭也还是一样自卑。
通过间断的跟父母接触,我发现跟父母接触,或者与父母住一起就会心情消极一段时间,容易发火生气。
我试着想改变与父母的状态,通过很多次尝试,改变自己的态度,调整自己与父母相处时的情绪,说话时调整话语等,可是还是处理不好。
我发现改变自己也还是没多大用,我发现我改变不了父母,于是只能与父母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我的情绪慢慢好起来。
2、 不要拿社会或他人的标准贴自己身上,我们先做好自己,先经营自己。
他人的标准
女孩子长大了就面临着催婚,于是周围各种介绍相亲,父母也把女儿的婚姻当作他们的任务,仿佛只要子女一结婚。
父母心里的石头落地,就如完成了一项大事,无论过得合不合适,幸福与否,只要结婚了就好,须不知他们根本不知道幸福是什么。
社会的标准
对于国家社会来说,家庭可以让社会更稳定,家庭比单身人士的消费多,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一个家庭对房地产,汽车行业,教育行业以及生活消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传统文化的标准
身为女性,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女性一长大就嫁人,相夫教子,默默无闻的为家庭起早贪黑的奉献自己的力量。
工作,做家务,带孩子,照顾老人,在现在的社会还要无条件包容男人在外面出轨。
而男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外面工作,支付微薄的生活费,借着赚钱养家的名义大多数男人都是外出务工,不用照顾家庭,过着潇洒自如的生活。
女人就在家里带着孩子上班,各种忙不清,过着丧偶式婚姻。
3、 我们努力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是为了得到幸福,而幸福不等于婚姻,不等于生孩子,组建家庭不等于获得幸福。
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我们就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工作,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幸福的生活。而从生活中很多人的身上看到,并没有那么多完美的婚姻。
幸福是什么,至少是不痛苦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组建家庭养育下一代,是在双方有一定的感情与经济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发展出来,两个人已经相处的很好,结婚与生孩子那是景上添花的事情。
而不是刻意为了结婚而去结婚,为了繁衍下一代才去组建家庭,家庭与孩子都是幸福相处的产物,不是为了幸福而去刻意做的事情。
4、 唯一能拯救你的人,不是老公,不是父母、朋友,而是你自己!
有些农村女性,好不容易脱离了一段失败的婚姻,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可能还是想找一个异性结婚,就像一个寄生虫一样想寻找一个宿主,找一个庇护的港湾。
可是找的好与不好还是得碰运气,运气不好找一个依然不靠谱的男人那不是更差了,可能这辈子也不能翻身。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人生交付在他人手里,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他人呢?难道我们不能靠自己吗?去找一份工作,去学习技能,提升工作能力,自己赚钱是可以养活自己的。
当刚从一段失败的感情走出来,物质的贫穷会限制大脑的思考,没有得到修养的心灵也会限制眼界的高低。
困难的时候,父母朋友可以帮你但是不能每次帮你,想找男人要钱,需要低眉顺眼看脸色,唯一最可靠的就是自己。去掉找他人投靠的念头,自己强大起来。
无论什么时候,去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是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去打造自己的生活也是最迫切的。
无论什么时候,能拯救你的就是你自己,你是自己的上帝。
5、 只有经营好自己,提升自己,把经济基础提升上来了,这时候精神世界才会慢慢丰富起来。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把自己的物质慢慢打造起来,慢慢的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人,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们也会感觉越来越自信。
当物质条件满足的时候,精神追求也会慢慢上升,这个时候我们会去追寻一些喜欢的东西,爱好,运动,交友,阅读。
这时候眼界越来越宽,通过对更多事物的了解,使我们视野更宽阔,心境也会更好,更明白自己要什么,也了解更多的是非。
在精神世界更丰富时,再去谈幸福,谈婚姻,也许这时候更淡定,更明白自己需什么,也会面临更多选择。
6.学会爱自己
只有学会爱自己了才能更好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即使失恋,离婚,别人不爱我了至少我爱还有自己,不至于自暴自弃。
生活中懂得爱自己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
最后祝你我都可以从容的做自己,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处理好与父母朋友的关系,处理好与伴侣与孩子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