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趣谈
多尔衮战略眼光比韩信更强

多尔衮战略眼光比韩信更强

作者: 岩岩说史 | 来源:发表于2023-11-09 21:06 被阅读0次

    淮阴侯韩信、睿亲王多尔衮,谁的能力更强?战略眼光方面,韩信不是多尔衮的对手,层次不一样。

    韩信、多尔衮,有可比性吗?答案是肯定,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历史影响也很大。

    刘邦建立汉朝,军事上依靠韩信,没有韩信的帮忙,刘邦搞不定项羽。

    皇太极建立清朝,削弱三大贝勒,以及征战四方,多尔衮都扮演重要角色。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却不知道低调,又轻信萧何之言,终究栽在吕雉手里。

    多尔衮一度风光无限,皇父摄政王,却被顺治秋后算账,一无所有,直到乾隆给他平反。

    汉朝建立,名将系列韩信是首功之臣。清朝定鼎中原,多尔衮是关键人物。

    但是,韩信、多尔衮的结局令人唏嘘。

    那么,韩信、多尔衮,谁的能力更强呢?我们从两方面对比。

    带兵打仗,韩信的武力值超强,多尔衮不是他对手。

    韩信的兵马,许多都是新兵,靠自己去训练出来,却横扫强敌,战无不胜。

    就拿龙且来说,汉初三大名将的彭越、英布都被他吊打,毫无招架之力。

    遇到韩信,龙且也很自信,结果栽了,一场大水就报销了楚军。

    垓下之战,韩信十面埋伏,刘邦得以最终击败项羽,成为赢家。

    多尔衮带兵,尤其是独自带兵,虽说表现也不错,但远不如韩信。

    明清之际,八旗战斗力首屈一指,多尔衮跟着皇太极征战时,基本都能获胜。

    独自带兵,且对手全力以赴,多尔衮表现就比较拉胯了。

    松锦之战,明军主力救援锦州,崇祯也拿出诚意,洪承畴亲自督师。

    起初,清军主帅是多尔衮,但招架不住明军凌厉攻势,一直后撤。

    皇太极很生气,把参与战斗的多尔衮、多铎、豪格都处理一遍,并严厉训斥,甚至想废了王爵。

    多尔衮压力很大,却无济于事,后皇太极亲征,以火炮、后勤优势,最终击败洪承畴。

    此时,明军战斗力不如清军,多尔衮却打得很糟糕,可知他指挥能力不如韩信。

    至于山海关之战,是吴三桂先死磕李自成,且清吴联军人多势众,方才取得胜利。

    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兵马才6万,清军全部出动,大概十万。吴三桂四五万,总计15万左右,是李自成两倍多。

    可知,带兵打仗,显然韩信更强。但是,战略眼光方面却不如多尔衮,两人差了一大截。

    楚汉之争关键时刻,蒯通、武涉建议韩信三足鼎立,与刘邦、项羽并列,否则一定会很惨。

    蒯通、武涉给韩信分析天下大势,也说出刘邦的情况,希望韩信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韩信不听,他认为自己对汉王忠心耿耿,刘邦不会辜负自己。

    结果,刘邦刚建立汉朝,就把韩信从齐王改封为楚王。

    不久,刘邦带兵巡视各地,韩信也意识到皇上想动手。此时,韩信打算起兵,却又相信刘邦的仁慈。

    刘邦擒拿韩信,他才意识到错误,但为时已晚。后来,局势不利,韩信却想突袭宫廷,被吕雉、萧何收拾,英雄殒命。

    韩信不能抓住“窗口期”,终究是失败者,一代名将终结在宫女手里。

    相对而言,多尔衮的战略眼光长远,懂得抓住“窗口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他力排众议,定鼎中原。

    1644年,吴三桂、李自成死磕,多尔衮并未直接参战,而是先坐山观虎斗,最终成为赢家。

    如果多尔衮立刻参战,吴三桂一求援,八旗就投入战斗,也会元气大伤。如此,多尔衮还想入主中原,无疑痴人说梦。

    击败李自成后,清军攻入燕京。此时,包括豪格、多铎在内的诸侯,都认为天下大势不明朗,不如退守山海关,让中原群雄混战。

    八旗不想留在中原,都想劫掠一番后,回到关外过上好日子。但是,多尔衮力排众议,并分析中原各路人马的优缺点,认为清朝可以统一。

    多尔衮坚持,诸侯不敢反对。接着,多尔衮迎接顺治帝到燕京,祭告天地,又分兵征讨李自成、南明、张献忠,统一中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尔衮战略眼光比韩信更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xh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