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12196/08ad2202745f0a29.jpg)
《洞见》,洞见的是什么?我现在来看,是自己。
如果把外界比喻成充满变量的海洋,那自己,就可以比喻成随浪起伏的小舟,不一定准确,但只能代表目前自己的看法。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再回看今天自己的看法,会认为这时的自己很可笑。
首先,我们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也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规则制定者,大部分的人,都只是自然界中的某一生物而已,也就是:万物皆平等;大部分的人,也只是生活在某一规则的约束之下,生活在已被限定的“两条铁轨之间”;大部分的人,无心“反抗”,无法“反抗”,无力“反抗”,也无需“反抗”;大部分的人,也只能在自己那小小的领域之中,捍卫那一点点小小的“尊严”了。
当下,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关键就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有句话说,有问题就去解决问题,没问题,创造问题也要解决问题吗?可要是面对那些无法也无力的问题,咋办呢?逃避,那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可那些说也不行,骂也不行,打也不行,躲也不行的问题,难道就一直这么放着吗?
这不?这书里的内容,就给你带来一个发现问题本质的法子:冥想。
虽然说,我是对于“冥想”这事还真未能与之相伴,但也知道,冥想呢,那也是一种古老的很的一种心灵实践之法,现在呢,也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可能,或许是现在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压力,让人们不得不去寻找一种可以让自己紧张与焦略的情绪,得到舒缓,稳定的情绪控制之法。虽说自己并不清楚效果如何,但我相信,它一定是有用的,不然像乔布斯,和桥水的达利奥,都是被称为最著名的冥想者。
《洞见》这本书,就是作者给大家揭示自己练习冥想,学会冥想,掌握冥想这门本事的一本书,按照这书里的所述,有点像给“冥想”这门学科在做广告似的。
书还没看完,没觉得有意思,也没觉得无聊,但时不时地会和自己发问:什么样的人,会需要冥想呢?
正巧家中小儿子有些感冒伤风,幼小的他,面对想打喷嚏又打不出来的痛苦,不断地在问我:爸爸,我难受,怎么办啊?面对这个又是跺脚,又是叫唤,又是委屈的呻吟的宝贝儿子,我忽然说到:生病是非常痛苦的,我非常理解,生病会头疼,牙疼,肚子疼,嗓子疼,发烧,难受,这也就是爸爸妈妈特别不喜欢你们生病,但是只要是生病了,我们就要勇敢的面对它,接受它,承认它给自己带来的那些不舒服,只要自己接受了生病的现在,那自己回觉得它一点点就开始变好的。
说完这话,我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开始有点理解,冥想的本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