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33792/7b437afeba0b93c9.jpg)
我在几个月前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以后,对里面的一个故事至今印象深刻:大人们因为不能换位思考,所以一直把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并不快乐。其实有时候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
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认知难免会有所局限,即使有错误也不自知,因为我们已经被自己的思维定式所束缚住。有时候阅读恰恰就是让我们跳出自我认知,打破自身局限的一种方法。
我最近再看的一本书——《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提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勤奋但又懒惰,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这两个形容词不是反义词吗?难道他们是双重人格?其实在你惊讶的同时,我想告诉你,你自己也很有可能是这样的人。
比如说这些人在学习英语时可以废寝忘食地去背下来185篇范文,但是考场上他们也只想依赖于自己的背诵内容,而懒于创作自己的英文文章。由此可见,即使勤奋的人依然会选择偷懒,而这背后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
导致这些人表现出如此矛盾的原因其实就是时间问题:因为他们感觉时间不够用了,所以要废寝忘食地学习,加倍地“勤奋”,即使这些“勤奋”意义并不大,与此同时他们又渴望有更好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效率,也就是用更少的时间学习更多的东西。然而不管使用何种途径,都无法取得显著的效果,因为“没时间了”才是真正的现状。
没时间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无论是谁都会有这种经历,这种状况一旦出现,我们必然压力巨大无比,同时会使我们产生恐慌,恐慌让我们失去理智,由此让我们做出一些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荒诞不经的决定。
比如说在考英语时,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xx天单词突破技巧》,在参加相关培训时,我们也会紧盯“速成”“特训”等字样,殊不知这都违背了正确的成长规律,但我们却还以为自己节约了时间而“乐此不疲”地将这些行为不断重复。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这么一段话:人的一生包含了许多成长和进步的阶段,必须循序渐进。每一步都十分重要,而且需要时间,不能跳过。
有时候我们在物质领域可以接受并享受“循序渐进”带来的快乐,但是在精神和品德方面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妄图寻找所谓的捷径,希望能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步骤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导致的结果只会让我们平添失望和挫败感,这也正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表现出焦虑的重要原因。
对于时间恐慌,我们倾向于去看各种时间管理类的书籍,以此做好自己的计划和安排,然而《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明确指出,“时间管理”本身就是一个虚假的概念,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完成,不论你从容也好,着急也罢,时间都会按照固定的速度流逝,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所以,你需要管理的并不是时间,而是你自己。
所以当我们研究了很多方法案例之后,生活依然没有大的改变,可能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看清楚问题的实质:时间并没有问题,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我记得在本书的前言里面,李笑来老师曾经这么说过,当我认清楚这一点之后,仿佛如凤凰涅槃一般浴火重生,由此可见认清楚这一事实对不明现状的我们意义重大。
谈到这里,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无法管理时间的话,那我们该如何管理自己呢?其实这就是这本书所要讲的问题: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关于对心智的认识,将会在下一篇文章进行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