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
天际浩渺,木星占满整个天空,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腾的暗红色云海上的一只气球。木星的红色巨眼盯着我们地球,大地笼罩在阴森可怖的红光中……
新春伊始,《流浪地球》成为票房黑马,吸引了全国乃至国际观众的眼球,开启了国产科幻片的壮丽航程。
这部影片投资近四亿,导演郭帆带领团队从2014年开始筹备,历时五年,至2019年春节上映。在制作上,共绘制了3000张概念设计图,准备了10000件道具及太空场景,75%的特效由中国团队完成,布景特效完美展现了未来世界。卡梅隆发文致贺:“希望《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顺利,祝中国的科幻电影之旅好运。”
影片取材于刘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说。话说太阳因故急速老化,不断膨胀,行将炸毁和吞没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行星。对此,联合政府制定了一场持续2500年,历经一百代人的移民计划:建造一万两千台发动机,刹住地球自转,推动地球飞出太阳系,逃向4.2万光年外的新家园。这,就是“流浪地球”计划。影片展现的是其中一个部分:引爆木星,驱动地球。
这是科幻片,也是灾难片。《流浪地球》把人类放在地球遭遇灭顶之灾的大背景之下,利用令人目眩神迷的科幻视觉画面,让我们一会儿迷失在木星的巨大气体漩涡中,一会儿置身于滔天巨浪来袭后灰蒙蒙的冰天雪地之中,看那城市幸存的高楼形单影只地站立在冰面上,挂着长长的冰棱柱。你会觉得你就是那冰棱柱,随时会被粉碎、被融化、被摧毁……是的,天崩地裂,灾难来袭时,人类就是这样无比渺小,她不是宇宙的主宰,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份子。人类只能住在地下城里一面躲避、一面做着逃离太阳系的准备,而且是带上地球逃离。这就很令人尤其是西方人难以理解:你逃就逃吧,干嘛带上地球,多麻烦啊!而这,正是《流浪地球》作为科幻片所呈现出的中国节拍,或者说人文精神。
“家人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一起飞”,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传承下的中国人,对故土,对家园始终怀有深深的眷恋,“破家值万贯”,中国人是不可能扔下地球一走了之的。这种情怀使身处领航员空间站的刘培强引爆三十万吨燃料,以巨大的推力拯救了地球,拯救了人类,拯救了希望。人类固然渺小,但因为心怀希望,弱小的个体团结起来,就可以激发出大大的能量。可以是一个家庭,可以是一支救援队,在大难来临之际,彼此携起手来,超越了自身的恐惧,直面宇宙的挑战,最终在这个沉重的背景下突围成功。
所谓科幻,不过是通过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表达人类对自身价值,自身恐惧的思考和超越。《流浪地球》的视觉画面足够刷新人们的眼力脑力,所传达的节拍也足够中国。越民族,越世界,成为票房冠军便不难理解。
(又在电影频道看《流浪地球》,想起此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