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几天,儿子和我说“妈妈,帮我选本诗集,我想读读诗”,好哇,我欣然答应。
之前,他是不喜欢读诗的,他喜欢看的是惊险刺激的小说,比如东野圭吾的、斯蒂芬.金的小说。前段时间,他看完《它》,眉飞色舞地推荐给我“写得太好了,东野圭吾和他没法比”,可我翻了翻怎么也看不进去,还放在我床头呢。初中时,儿子学校推荐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 春水》,可他翻了几页不感兴趣就放下了。高中学习这么紧,怎么想起读诗了呢?昨天,他说“最近学闻一多的《红烛》,特别想读读诗”。

今天,暗暗窃喜的我找到这本诗集,真是称心如意得很哪,都是著名诗人的名篇。让小伙子好好欣赏,一则,让他被诗歌熏熏,陶冶情操。二则,人这一生不能总是踏实沉稳,还要拥有诗的浪漫和轻盈,漫长的生活有点趣味才不会太单调乏味。

送给他之前,我得看看。《再别康桥》,是最喜欢的一首诗。高中假期时,我练钢笔行楷,不知抄写了多少遍。后来,当自己学着写小诗时,自认为是清新隽永的,比如这首《梦里笛音》是不是多少有点新月派的风格?
梦里,常出现一个地方
那里炊烟袅袅,笛音萦绕
浅粉的桃花是一团团粉色的雾
掩映在茅屋柴门旁
这是谁的住所呢
或许是我前生住过的地方
笛音便是这笛音
虚幻缥缈,在我耳边萦绕
也许痴恋太缠绵
也许过往太忧伤
花雾是你
缥缈无迹的幻影
笛音是你
托清风遥寄的相思
就让这笛音
萦绕在我耳边
把你幻化在我身旁。

叶芝这首《当你老了》,我也很喜欢。特别是听赵照的同名歌曲,每次听都会被深情所感动。那美好的深情,虽然不一定天长地久,但一定是灵魂所系、灵魂所依的。即便不能相伴左右,却会在内心深处葳蕤开出花来,如此我们获得了无穷尽的力量,微笑着度过那些苍白的、惨淡的、甚至是死寂的人生片段。而当云淡风轻之时,谁又能说这深情不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呢?早已经如经络一般融入到血肉之中,分也分不开。

又翻到这首,是意大利的诗人蒙塔莱写的。诗歌不长,却引起我的深思。
我不晓得别的拯救,
除去清醒的冷漠
人的一生注定要遇到很多困难,有的事情可以解决,而有的问题却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度”过去,并非是迎难而上。如果说“时间是一剂良药”,那得是在“守住青山”的前提之下。但愿我们每一个人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按照以下的正确的方式度过:
它似乎一尊雕像
正午时分酣睡朦胧,
一朵白云
悬挂清明的蓝天,
一只老鹰
悠悠地翱翔于苍穹
头几天,听《曾国藩家书》的讲解,人修身,需做到“静”、“敬”二字,才可长盛不衰。“静”,为内敛,为镇静,少说话多做事。“敬”,为谨慎、恭敬,切不可怠慢,此二字可保人立于不败之地,避免身陷囹圄。由此看来,这算是避免“生活之恶”的窍门了。
翻着翻着,便放不下了,这本诗集真是好,又发现有好多我从来没有看过的著名诗篇。晚送儿子几天吧,我得先好好读读。


201912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