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润心田
十多二十年前,在某宝上购物,第一次被店家人称为“亲”时,我以为对方是一时手滑,喊错了,所以当时的我选择假装没有看到。然而,随后当有第二第三个店家也称我为“亲”时,我除了惊讶,更多的是别扭。
难道对方不应该叫“先生”才对吗?要不,喊我一声哥,兄弟,朋友,帅哥,甚至同志也行呀。怎么我跟你买点东西,你就主动和我亲上了?你究竟是男的还女的?刷牙漱口了吗?
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我终于习惯了被人家喊“亲”的节奏,渐渐地,自己竟然也受到影响,跟着喊别人为“亲”。
反正从那以后,不管线上线下,是男是女,彼此之间“亲来亲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假若接触不“亲”上一口的话,反倒感觉怪怪的。
可这时,“亲”又被许多赶潮流店家给了升级,这类好人动不动就喊顾客“亲爱的”。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在某网店买地垫,店家客服竟然一口一个“亲爱的”。一开始,我忍了,后来感觉实在别扭,于是回了对方:“我已结婚,你老这样喊,我害怕人家误会,更担心你是个男的。”没想到对方竟然回复:“亲爱的,没事,咱堂堂正正,我是个女的。”
实在无语,你我隔着屏幕,鬼知道对方长的是什么样?竟然就亲爱上了,虽说店家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挣上那几毛几块钱,但也没有必要这样吧。
再后来,有了直播,第一次看直播购物,主播竟然对着线下所有人喊佳人。我一听又感到别扭,如果线下是个美女,你喊人家佳人,那算过得去。可是像我这样充满阳刚之气的大老爷们,你也喊佳人,就好像不大妥吧。哥的胖,虽能敌得过杨贵妃,但哥绝不是什么佳人。
后来才知,原来网络主播喊的是“家人”,而非“佳人”。据说,这样是网络主播想表达,与线下人有亲如一家人的感觉才这样喊。
让我诧异的是,这样的喊法,居然还不是有些网店的底线。
刚才手机向我推荐某品牌衣服,视频里有个美女手里拿着一件短T恤,用甜甜的声音说道:“老公们,你们喜欢的衣服……”
老公们?!为了卖几件衣服,这美女竟然来了个“人尽可夫”的骚操作。
没必要这般作贱自己吧?但看那美女的神情举止,一看就是推销老手。
或许不少人觉得,我这样的看法是小题大做,是落伍,是迂腐,跟不上时代。
时代潮流一直在变,不假,但时代潮流是需要不断朝好的方面变才对。可有些东西,却因为某些人的无知,久而久之,也从负面变成了主流。
比如“老公”,众所周知,这词现在是指女人对自己丈夫的称呼。可究竟又有多少人知道,“老公”一词最早泛指的是宦官?
从这个角度上看,现在的女人叫自己的丈夫为老公,既等于在诅咒,俺夫君是个身上没有带着两颗核桃的男人。
曾经,正是因为好多人不知老公的最初本意,只是觉得香港人叫丈夫为老公很时尚,于是老公的称谓便渐变渐成主流,成了某类猛男的代名词。
再还有,比如“然而”一词,有些网络酷故意把这个词写成“燃鹅”或“然鹅”,于是有一部分人纷纷跟随,这样的词,甚至出现在一些学校公众号上。像这样的情况,到了将来某个时间节点,有些小孩必然认为,然而就是然鹅。
真不知这样的潮流,究竟是不是一种文化的悲哀与坠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