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真的要被灭了吗?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全国各地开始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行动。按照专项治理部署安排,2018年年底前所有问题机构将集中完成整改。
在北京市的整治过程中,校外培训机构云集的海淀区成了重点纠察对象。如今大限将至。上个周末,北京各区开始大规模“扫荡”培训机构。
根据计划,12月15日前,海淀区还将集中力量突破黄庄、公主坟等地区培训机构的整改任务。
一时间,校外培训风声鹤唳,家长们突然发现,打击奥数培训竟然也成为了扫黄打非的运动。
今天,腾讯新闻的“今日话题”栏目推送了一篇这样的专栏——只要名校还偷招好学生,就还会有“疯狂的黄庄”。
这篇文章中写道:“上个周末,北京各区开始大规模‘扫荡’培训机构,‘理想国际大厦拼娃家长鸟兽散’的图片也传遍了微信群。这次整治的导火索,或是上月底大规模流传的《疯狂的黄庄》一文,按文章的描述,虽然一再遭遇打击,校外奥数等培训的狂热程度依然未减,也许这就为什么北京教育部门决定‘下狠手’。但是,这么下狠手,就能改变狂热家长们对奥数的追求吗?”
1
如果小编我是一个奇葩,站在奇葩说的舞台上,面对“奥数到底该不该取消”这样的题目,真的不知道该站正方还是反方。
小编先亮一下经历,90年左右生人,小学时候获得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于是小升初也就一路绿灯了。之后也算是轻松过关吧,研究生毕业,从事金融行业,有一份在别人看来有名有利光鲜亮丽的工作,一线城市有车有房。
在接近30年的人生里,马马虎虎的说,还算是不赖。
回想起自己当时学奥数的情景,小编觉得奥数是很可爱的。曾经的奥数,没有人要求我没有人逼我,不到10岁的我自己去报的奥数班。
在第一次华罗庚预赛失利后,当时只有11岁的小编每天晚上自己加班加点复习奥数,直到最后在奥赛中获奖。
这个过程并不痛苦,在当时幼小的心中写满了“我愿意”三个字,而且真的没有超前学太多,只是在那个框架体系下训练思维。
可到了中学,突然发现奥数变了,都在超前学,中学就要学高数,小编就是在这个时候不喜欢了,放弃了,转而开始比较喜欢英语喜欢历史喜欢地理,可一直不喜欢语文。
在此不得不吐槽一下我们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本该最应该体现文字之美、文化之广博的学科,居然用标准化的模式来考试,所以小编长久以来的困扰就在,用数学的直男思维看待语文阅读题,永远的互认为傻缺。
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小编的爸妈曾建议,要不要考虑去另一个学校,那边更应试,高考可以多考好几十分呢。小编当时还是比较年少意气,很刚,跟爸妈说:“我不怕少考几十分,它左右不了我的人生。”现在想想,还真TM有底气!
小编其实想说,学不学奥数,好好坏坏,高高低低,一直没有人逼迫自己在做选择。那些没有奥数得奖的同学呢,今天看来他们也过得还不错,甚至比小编还开心和幸福。还记得,那个数学考试不及格而哭的稀里哗啦的女孩,如今是TOP美元基金的投资经理。
2
然而今天的奥数,从一开始就变成了小编当初最讨厌的样子。但是直接取消就对吗?的确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该站哪一边。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疯狂的黄庄》一文瞬间刷过十万+。在海淀黄庄那里,妈妈帮为了帮孩子复习迎考,会请假一周在家帮孩子复习。还有些家长,她们根本就不上班,全心全意陪太子读书。
也就是说,只有全家投入,24/7的学习补课才能通往离海淀黄庄向北3公里的北大、清华。
这篇文章中还点名了好几家上市公司:好未来、新东方、立思辰等等,赫然在列。教育部官方文件中,也是对学而思(好未来)进行了圈点。
小编不得不对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说一句,凉凉。
此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课外补课行业今年下半年就一直在整改,但是这篇文章确实为最近更加剧烈的风暴推波助澜。
有的家长说,打击补课是不鼓励进步,是断送了平凡的学生突破阶层的机会,违反供需和市场规律。
也有人说,就是该取消,城里学生搞这么多花样寒门子弟更难出头,不利于教育公平;小朋友在小时候就被压抑人性,变成考试机器;家长的时间也被剥夺,一人上学一家被绑架。
更令人惊愕的是,最近这一场浩浩荡荡的打压补课打压奥数的清查活动,被吃瓜群众形容成是堪比“扫黄打非”的运动。
整场严打运动,以北京最盛。
相关部门给校外培训机构紧急开会,告知其相关事宜,并勒令其在12月31日前必须完成整改,否则强行关门。
就算是整改合规,每个网点也要向相关部门上缴50-200万的保证金。
也就是说以现金流好著称的教育培训行业,不仅只能有3个月的预收学费,还要付出高额的场地租金,另外还要交出几乎无法退回的保证金。
所谓消防,要拿到消防部门出具的合格证明,更是难于上青天。
据了解,消防不合规很多是楼房开放商开发建造时候的隐患,培训机构自身后期很难整改。少量的整改和验收也会花费2-5万元不等,其中可能还会涉及多类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寻租。
小编不禁想问,雷厉风行整改之下的乱象,究竟又由谁来监督?
对了,此处插播一条今天最新的新闻。
12月12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融科资讯中心B座楼起火。起火物品为融科资讯中心B座顶层空调冷却塔,未造成人员伤亡,具体起火原因及财产损失还在调查。
这条新闻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即便是海淀区最贵的写字楼,消防的问题都可能是不合格,至少是充满了隐患的,怎么能够寄希望于培训机构靠自身整改就解决消防的问题?!
3
言归正传。
20年过去了,我们却变得更加压抑了,到底是哪里错了?
是家长的焦虑,还是培训机构为赚钱贩卖焦虑,还是老师们故意引导补课赚外快?
还是说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历来重科举制度,所以就应该亘古不变的以应试为第一目标?
仔细想想,家长们不愿意接受小孩没别人家的优秀,害怕阶级降级,这难道不是家长的不自信么?
而大部分这个群体中的家长都是中产、高级中产,有些还是身家过亿的富裕阶层,但是他们都不是精神上的贵族。
蔡康永有一本新书《为你自己活一次》,如果中国的家长不被这些价值观所绑架,不把小孩看成自己的唯一延续和继承,而把更多的精力为自己而活,或许这世界的空气不会这样歇斯底里。
学校老师,如果故意在课内少讲课,导流去课外补课赚钱,这是老师的价值观问题。
可如果教委要求他要讲简单,学校给他的工资低,身为普通人的老师该怎么办呢?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最高级的价值观正确。那是不是制度哪里出了问题呢?
培训机构超前教学,贩卖焦虑,举办竞赛,培优拔苗。可是培训机构本身是在运作一个商业机构,在法律框架内又迎合了非常大的商机,既具备了商业的伦理和道德,又有商业可持续的现实基础。
但现在的问题是,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了客户所需要的服务,又被运动式打压,转瞬之间培训机构好像变成了犯罪分子,人人喊打。
政策,一开始就不好好思考,后来还不好好说话。
写这么多,其实小编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愿望:
奥数,可以存在,但是不要逼迫,不要成为唯一标准,不要成为扼杀小孩天性的工具。
愿成者成之;不成者不迫之。
走到2018年的尾声,很多国内的人口学家很担心今年的新生儿数量断崖式下跌。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道不就是看到以上种种,所以不想去付如此昂贵的教育成本,不想因为小孩而把自己绑架,不想让小孩活出一个压抑的童年,更不想让小孩活在一个如此疯狂而又荒唐之地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