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经典第291天
修习论语第42章节《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子贡接着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贡说,他听明白了,子贡听来听去终于听明白了,听出老师想讲的是什么意思了。
他说引用了《诗》的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指的是我们打磨那个骨角,尤其是像犀牛角,象角,象牙呀等等这种骨类的东西,我们需要不断的切,不断的磋,这是一种把它打造成一个精美的艺术品,那么对于玉石之类的,我们需要不断的琢,不断的磨,这是我们的能工巧匠所要做的事情。
一块顽石,一块动物的这个骨角,如何变成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它需要不断的对它进行打磨,所以,子贡回答他的老师所说的贫而乐,富而好礼,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用这样的话来回答老师的这个意思,实际上就表达了这个渐进的过程。
子贡实际上是想说,哎呀,老师,看来我现在这个状态,还达不到开悟的状态呀,但是呢,我现在正走在修行的路上,我现在做到了贫而无谄,富而不骄,这就是在不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打磨我自己,那么打磨到什么状态呢,要打磨到贫而乐,富而好礼。
你看他讲的引用的这个诗的意思,就是我刚才讲的神秀和慧能的所对某一个事物所表达出的差别,那么子贡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就是这个意思吗,他跟老师说,要像加工玉器象牙一样切磋它,琢磨它,老师讲的是这个意思吧,孔子非常满意。
说明子贡这个人悟性非常高,能够明白我们修佛的同学,学习佛经的同学,能够明白六祖《坛经》当中神秀大师所作的那首诗和慧能法师所作的那首诗的核心区别的话,那就说明你的悟性就极其高。
打扫自己的内心,只是我们在修行的一个必经的过程和法门,最终要做到心,本自具足,心,一尘不染,心不染物。
所以孔子对于子贡的回答非常的满意,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说子贡,哎呀你这个小伙子做的不错呀,现在我可以跟你探讨探讨什么叫《诗经》了,可以就《诗经》里的话,我们可以聊一聊了,言外之意就是说在原来你子贡咱们俩聊还聊不到一块去,现在你能明白我说贫而乐,富而好礼,说明你就你就明白了何为菩提本无树,何为试试勤拂拭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所以说明子贡悟性极高,然后孔子对子贡做了一个评价,为什么咱们俩可以聊一聊《诗经》了呢,原因是你做到了什么?告诸往而知来者。
我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能够推知未来的事情,你原来做到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在我讲完这事情之后你终于明白了,原来我之前经商所做的那些不巴结,不骄横,不自以为是,原来只是我修行的一个过程。
下一步我还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向老师所讲的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条路去前进,这才是我未来人生修行,更远也是真正的大道,孔子及其高兴,所以说子贡这个人举一能反三,告诸往而能知来者,这是一个人高悟性的体现。
好多人你跟他讲好多道理呀,你是没有用的,所以老师经常说人呐,其实劝人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当然呢,基于我们人的这种同情心也好,我们的慈悲心也好,我们的恻隐之心也好,我们总是愿意劝人,有时候真是看到别人前面有一个坑,总是在劝,让他认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但是呢,往往效果不佳。
从本质上来讲,人是不能劝的,其实呢,真正有悟性的人一点即通,就所谓孔子所讲的告诸往而知来者。
感恩老师开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