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最初,人们穿衣只是为了遮体和御寒。后来的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服装的意义除了遮体御寒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反映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体现民族文化与风俗,代表着不同人群的审美情趣和风格潮流。
如今走在街上,放眼望去,人们的服装可谓色彩纷呈,款式繁多。 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破洞裤与补丁衣服,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也深受年轻人的青睐。
现在的破洞衣服和补丁衣服,早已颠覆了它原本的意义。几十年前,破洞与补丁衣服是贫困生活的真实体现,是穷人缺衣少食不得已情况下才穿的衣服。而今天,别出心裁的破洞裤和补丁衣,却成了独具一格的服装款式大为流行,它代表着时尚与潮流,正符合年轻人标新立异,彰显个性的叛逆心理。而且,衣服越破越贵,越烂越美,真是不可思议!同是破洞衣,同是补丁裤,处在不同年代,所反映的生活情景却有着天壤之别。回顾往昔艰难岁月,对比眼前繁荣景象,似有一种浑然如梦的感觉。
潮流破洞裤 时尚拼接与补丁艺术补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生活物质极度匮乏,许多生活用品都是按计划发放,凭票购买,如:油票、粮票、布票、肉票等等……还有许多计划商品的票证。其中,粮票和布票两大类,关系到吃饭和穿衣的大事,是至关重要的两项。那时候,所有的购物票,都是按人口每年定量发放的,身上如果没有粮票的话,你出门在外就买不到饭,只能挨饿。
我保存的粮票布票也一样,按人口定量发放,记得每人每年是一丈多布票,一丈等于十尺。那时的布幅很窄,做一件成人上衣,至少得用六尺布,裤子也得六尺,个子高的还需要多买一些。也就是说每人每年发的布票只够做一身单衣,而且,被子床单蚊帐等凡是含棉纱的物品都要布票,如果没有布票的话,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布和衣服。由于布票严重不足,基本上人人都缺少衣服。
真正意义的补丁裤子那时候,一件衣服要穿好多年,有磨破的地方,打上补丁再穿。相对新一点的衣服,只有出门办事或者走亲戚时才舍得穿,平日里下地干活,都是穿破旧的、带补丁的衣服,甚至已经是补丁摞补丁了,也不舍得扔掉,留着干脏活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新老大,旧老二,破破烂烂是老三”,就是那个年代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家里孩子多,一般老大先穿新衣服,穿小了给老二,等到传给老三的时候,基本已成了破烂。孩子都喜欢爬墙上树, 不知道爱惜,衣服更容易破损,平时只能穿旧的,衣服破了补块补丁继续穿,只有过年才会有新衣服。
虽然那时生活艰难,但每到过年,总要想法子每人做一件新衣服,小孩子总盼望过年,一个是能穿上件新衣服,再一个就是能吃上肉饺子和白面馍。
那个年代,人们穿衣的色调基本是蓝、黑、灰、军绿几类,青年人最正装的衣服是蓝长裤,白衬衣,解放服和中山装。那时候布票和钱都短缺,根本没有条件及时添置新衣服,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穿补丁衣服是很寻常的情况。
年级稍大的人,也不讲究,衣服破了,随便找块布,也不管颜色配不配,补上就完事了,补丁都是用碎布头下脚料,有时候一件衣服上,能有五颜六色的补丁,多数人家也没有缝纫机,都是用手工缝补。
可不论什么情况下,年轻人总是爱美的,即使是穿补丁衣服,也要穿出美感来。蓝色卡其布料的长裤,洗的发白的时候,也正是要破损的时候,屁股和膝盖部位最容易磨出破洞,衣服破了,还要打上补丁再穿。
屁股上的补丁是椭圆形的,两膝盖处的补丁是长方形,这补补丁可是个技术活,屁股上的补丁是由两个半圆组成一个椭圆,如果弄不好会歪斜不舒展;膝盖处的补丁,两条腿的高度必须一致,否则就难看了。年轻人总想补的好看些,一般都到裁缝铺里花点钱去补。有时为了整齐好看,即使是只破了一个膝盖,也要两个膝盖都补上,好对称美观,屁股上也是,破一处也要两边对称的补成椭圆形。
裁缝铺补的补丁用的是新布,深蓝色的补丁,配在洗的发白的蓝布裤子上,完全可以与现在的牛仔裤相比美,视觉上,有一种酷酷的感觉,那时候很多小青年都爱这样穿。上身配一件洗旧的白衬衣(那时候的白棉布,越洗旧越白),脚上再穿一双白球鞋,看上去相当的扎眼,虽然是补丁衣服,却活脱脱的穿出了美感。唉!也是那个年代独有的贫穷美!与当前所流行的破洞补丁裤,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