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爱学习
读书笔记:《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读书笔记:《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作者: 王红顺 | 来源:发表于2019-11-18 16:14 被阅读0次

    读书笔记:《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读书笔记:《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我是在读成甲先生依据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实践应用而撰写一本非常适用的书一一《好好思考:如何练就高超学习力》后,又读他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的。

    做为教育者,我认为本书对我影响最大观点主要有:临界知识​概念、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反思的作用;以教为学;黄金思维圈。这些观点对研究深度学习极有帮肋。现将阅读本书摘录分享如下:

    一、临界知识

    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认知优势三个阶段: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及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建或定律。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握升学习效率。

    过去我们认为,学习主要是输入和消化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参加更多的课程和培训,让自己增加更多的输入。而当我们理解了底层规律在知识管理体系中的价值后,学习就变成了一个生长和创造的过程:知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是彼此联系、相互接触,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知识开始了自己的生长!理解了底层规律,自己就是一个炼丹炉,外部输入的东西,经过加工形成全新而又熟悉的认知;而反过来,这种认知又进一步增进你对外部输入的理解,甚至可能会超出作者本身的认知来看问题。

    二、技术效率与认知效率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木效应这种模式下,我们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三、有深度的回答与简单的回答区别

    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仛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从答案的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四、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1)公共基础课:热行能力;(2)业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所谓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海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在这个层面,我们的学习就好像土兵训练踢正步、瞄准和射击这样的军事技术一样。

    而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正如前面说的,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币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有这个领域,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间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而这种系统解决题的知识往往是内隐的,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打赢一场战役。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精准恰当地调动步兵、炮兵、空军、坦克、侦察兵和狙击手,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而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我们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物?这就像在深刻理解场战役为什么爆发,会以什么样的脉络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一样。

    五、反思与总结区别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从应用的角度看: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一一

    采取行动一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一研究原先假设一>反思校正假设。

    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提升元认知能力。

    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少起着三方面的作用:(1)发现知识误区;(2)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3)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以教为学,也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还有额外的三个价值:第一,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已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你一定有过给别人讲一个你刚学到的知识的经历。可能你学完之后觉得自己懂了,可是讲给别人,总讲不清楚。如果我们讲不清楚一个间题,往往是因为有些我们以为知道的知识并不知道。为了给别人讲清楚,我们就会逼着自已主动探索,想明白问题。第二,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复述知识其实是强化记忆神经链的过程。我们的短期记忆能够转化成为长期记忆的关键就是不断重复。而教别人,是一个很好的建立长期记忆的过程,而且教学的环境让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增添了新的场景,回忆起来更容易。第三,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间、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大家互相交流,能够让自己看到自已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和可能忽略的环节,从而让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所以,积极主动地教别人,也是我们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想一想,我们学习的重要目的不就是为了应用吗?如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提前考虑到怎么教别人应用,那岂不是一种前瞻思维?

    七、黄金思维圈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一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即现象、成果;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即方法、措施;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即目的、理念。

    如果站在应聘者的角度,该如何用“黄金思维圈”来指导自已找工作或换工作呢?

    第一步Why:站在更高维度,想一想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或者你做什么事情会充满热情与动力?

    第二步How:你可以用哪些方式实现你想要的人生体验和目标?是自己创业,还是加入一个成熟的公司或者做一个自由职业者?自己在这个阶段更侧重于探索新领域还是学习别人已有的经验?

    第三步What:在最适合自已的路径上选择可能适合的公司、岗位或者合作伙伴,来确定你下一步的围业发成道路。

    八、其它

    低水平勤奋陷阱:摘记更多的知识;读书方法的升级: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没的过程。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人们对问题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规律解释和通用规律解释。

    ​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应该说,没有哪个人的学习会超过这个范畴,而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就很明确了,那就是: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

    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大概存在着三个维度。第一个是数据管理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所谈论的知识管理更多是具体的数据层面技巧。比如,下载的文作怎么保存?学到的知识点怎么归类?如何快速搜索文件?如何给文件贴标签?怎样整理

    文件夹?在哪里找到合造的书单?等等。

    第二个是信息管理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关注的是怎样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获得的各个知识点,有很多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组织起来强化这一过程,比如: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用思维导图增强理解?学习中精读和泛读的区别,行动学习法,刻意练习等等,而能够有效利用这些方法,也是一个学习者进阶的标志一一能够有效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第三个最底层规律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更关心自已的认知深度:我们必须在大量具体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形成更宏观和抽象的理解,在深层次上掌握普遍规律,从而将之前学到的繁杂的知识用一根线串起来,在具体知识之外找到新的答案,将有形化为无形,又将无形用于有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jb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