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堂需要“陌生化”

课堂需要“陌生化”

作者: 华琴_5c0e | 来源:发表于2024-01-04 17:50 被阅读0次

-----桂山夜话(2024.1.5)

近期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推送一篇丁爱平老师的文章,关于“陌生化”。联系日常教学,感触颇多,集中在可让我们保持很多优秀品质。

其一:对课堂保持新鲜

虽然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但是对课堂仍然充满期待。每天都以又是“新的一天的新鲜和好奇”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大文豪托尔斯泰在日记里写到:“我在房间里擦洗打扫,我转了一圈,走近长沙发,可是我不记得是不是擦过长沙发了。由于这都是些无意识的习惯动作,我就记不得了,并且感到已经不可能记得了。……如果许多人的复杂的一生都是无意识地匆匆过去,那就如同这一生根本没有存在。”丁老师让自己时常抽离角色身份,跳出学科边界审视自己:是不是已经不记得“是否擦过沙发了”?

无论是托尔斯泰的“不记得”,还是丁老师的“是不是已经不记得”,都是对人生的一种警醒和自觉。面对教学,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还有很多沙发没有擦,需要继续擦。所以,对课堂必须保持新鲜感。

其二:对设计保持欲望

教材里的数学学习内容,与个人而言,有多半都不是第一次教,但是,再教的时候,总是基于学生实际,基于班级实际,自主重新设计。为何这样?因为自觉对所教内容还显陌生,所以需要自己实地走一遍,让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先活在自己心里。自主设计生成原创课堂,就这样自然而然。

其三:对学生保持期待

这样的设计,学生会有怎样的应对呢?走进课堂之前,乃至走进课堂之后,总都是心生期待。因为有着这样的想法,所以面对学生的想法与办法,总是会充分打开,全心接纳。

比如,遇见这样一道选择题:

每盒装7个乒乓球,用这样的4个盒子装30个球,结果怎样?

A.正好装满     B.没有全部装满     C.装不下这些乒乓球

师:选择哪一个呢?

生:选择B。因为4×7=28,28比30小,所以没有全部装满。

生:不对,28比30小,是不够装,应该选C。

师:都算到4×7=28,都比较28比30小,最后的结果应该只有一个,究竟是哪一个?

生:4个盒子只能装28个乒乓球,但是一共有30个乒乓球,所以装不下。

师:其他人呢?谁再说说看?

生:因为4×7=28,4个盒子能装28个球,一共有30个球,30比28大,所以装不下这些球,要选C。

师:按照这样的条件和问题,要选C。如果结果要选B,有办法吗?

生:把4个盒子改成5个盒子。

师:行不行?谁来验证一下?

生:5×7=35,5个盒子能装35个乒乓球,一共有30个乒乓球,30比35小,所以没有全部装满,选择B。

师:谁还想说?

生:每个盒子能装7个乒乓球,5个盒子能装35个乒乓球,一共只有30个乒乓球,30比35小,所以不能全部装满,选B。

生:还可以把每盒装7个乒乓球,改成每盒装8个乒乓球。4×8=32,32比30大,不能全部装满。

师:他的方法是什么?谁听讲好?

生:他说把每盒装7个乒乓球,改成每盒装8个乒乓球,4个盒子可以装32个乒乓球,32比30大,所以不能全部装满。

师:可以改变盒子个数,可以改变每盒乒乓球的个数,还可以怎么改?

生:还可以把一共有30个乒乓球,改成一共有27个乒乓球。

师:为什么这样改?

生:因为每个盒子可以装7个乒乓球,4个盒子一共可以装28个乒乓球。如果乒乓球的总个数少于28个,就可以全部装下了。

师:按照这样分析,一共有30个乒乓球可以改成27个,还可以改成?

生:26、25、24……

师:只要怎么样,就会不能装满?

生:只要球的个数少于28个,就不能全部装满。

师:回顾一下,如果结果要选择B,我们可以怎样改变题目?

生:可以改变盒子的个数,可以改变每盒有几个,还可以改变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师:再看看,改变盒子的个数,是变多还是变小?

生:盒子个数变多。

师:为什么?

生:因为盒子个数变多,能装的乒乒球个数变多,所以30个乒乓球放进去,装不满。

师:还可以改变每盒有几个,改变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是变多还是变少?

生:每盒乒乓球个数变多,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变少。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盒乒乓球个数变多,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个数也变多,就会装不满。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变少,比可以装的乒乓球个数少,也会装不满。

师:说得对!仔细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改呢?

生:因为要想不能全部装满,就要让可以装的球的个数变多,可以盒子变多,也可以把每盒乒乓球个数变多,还可以把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变少。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不仅能根据条件正确选择,还能改变选项再改变条件!

虽然只是一道选择题,但是却可以在学生那里变出多道题。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人期待?

----2024年1月5日,写于桂山脚下。

相关文章

  • 2018-02-19

    提倡个人化散文的作家也是提倡陌生化效果的。但是陌生化包含三层,一是语言的陌生化,二是情感的陌生化,三是思想的陌生化...

  • 陌生化课堂教学模式

    一、文本解读的陌生化 二、教学线索的陌生化 常见的两种教学线索是演绎式和归纳式,有时候我们还可以以文本主人公的情感...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7

    “陌生化” 一直不太理解语言表达“陌生化”的意义,今天读第十三讲 《表达力:语义的颠覆和重构,有理陌生化和...

  • 《给我你的喵咪看看》读后感

    熟悉事物的陌生化再创造 创造就是从熟悉的生活中进行陌生化的过程,从无到有自然是一种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

  • 运河上的肚脐眼

    飘摇歌谣 想象力,陌生化,

  • 读书方法之一

    熟悉的陌生化,陌生的熟悉化

  • 中国文化长寿的原因(余秋雨)

    德国艺术家布希莱特主张“陌生化效果”,追求另类清醒。中国文化追求钻研,却缺乏陌生化效果。 中国文化...

  • 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文字的异化理论

    2022.6.2 雨️ 星期四 今天朋友和我分享了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文字的异化理论——事物陌生化。 陌生化是指对日常...

  • 语言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文化术语,写作术语,通俗点讲,就是“换一种说法”,以陌生表现熟悉。 一、语言陌生化的艺术魅力所谓“陌生...

  • 陌生化

    终于不知道你身终何处终于,我侥幸生存多年前和多年后谁也不知道事故如何发生 我去过小镇谁都当我是陌生人祖父埋在了这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需要“陌生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jb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