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学有普适意义,好像是对的。因为,人无论如何,有地域、阶级等等的不同,却总归是人,人性上有共通性的。
但近来却渐渐对此有所怀疑。人性的共通性是本能,而其他的差异性却也十分明显,而不能相通,好像两个世界的人,不能互相了解,也的确存在。
我就亲身体会到,跟某些人不能沟通的尴尬,仿佛处于不同的频道,怎么也没法子共鸣。有时候,或者越说越不能清楚,缠夹不清,只好放弃。——文学作品当然也如此。即使是经典性的作品,撇开其神化的光环,却也是有的人喜欢,也会有的人不喜欢的,不喜欢者当然也理解不了,又不好说不懂,只好随着说好,却是敬而远之。
所以,想使自己所写的文章被所有人所喜欢,却是愚蠢的。因为,是永远不可能有的。各花入各眼,正是很正常的现象。有的文章曲高和寡,读的人肯定不会多的,但它的经典来于传说,到底也无损于它的传世。
鲁迅说过,“据说文学愈高超,懂得的人就愈少,高超之极,那普遍性和永久性便只汇集于作者一个人。”这种孤芳自赏,貌似高雅,似乎也真的令人悲哀了。会不会因此而哀叹天壤间没有知音呢?
千古寂寞唯文章,呜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