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析学家比昂曾提到,好的父母需要具有“阿尔法功能”。意思是,在与真实世界交手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很多他承受不了的情况(比昂称之为“贝塔元素”),这时候,好父母能够进行“去毒化”处理,即阿尔法功能:将“贝塔元素”转换为孩子可以接受的“阿尔法元素”,将孩子不能承受的东西转化为滋养孩子成长的养料。
可事实上,不少父母却将这个次序弄反了。这些父母本身就是脆弱的,他们往往毫无分寸地将自己都无法消受的情绪、困惑通通倒给孩子,如情感困惑,婆媳矛盾,还有的吐槽工作压力。这些信息对于孩子来说太过沉重,他们无法承接时,都会化为安全感的黑洞。

相比之下,电影《美丽人生》中爸爸圭多的故事可以说是保护孩子安全感的典范。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于二战时德国的纳粹集中营。犹太人圭多为保护5岁的儿子乔舒亚,将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翻译”成一个非常刺激的游戏。一直到最后被处分,他也保持着灿烂而滑稽的微笑,告诉孩子这只是一个游戏,你不要害怕!看到这忍不住泪目,多么伟大的父亲!
好的父母总是这样,他们有过人的远见和智慧,有更多的担当和责任。作家刘瑜曾给女儿小布谷写信:“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这是一位多么有爱的妈妈才能说出的话。恐怕也是天下每一位妈妈都想说的话吧,但却不是每位母亲都说得出来的。所以,想要培养一个好孩子,父母自己的成长更重要。无论是“看见”还是“懂得”“理解”,前面都需要一个“能”,只有“能”你才可以看见和感知,做到觉察和反思,真正帮助孩子成长。
这就是育儿先育己的原因——父母生养孩子,也肩负着教育者的责任,更需要丰富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内心充满了富足与爱, 才能够培养出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这样的孩子才能够独立面对世界,辩证看待问题, 拥有自己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真正的富养,需要家长拿出足够的细心、耐心和恒心。
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