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指数:9分
每天读书时就有整理的冲动,因为想着家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作者确实自己在练习瑜伽,从瑜伽的思想里提炼出了在生活中的断行、舍行、离行。
她在践行断舍离的过程中,意识到物品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的“执念”,只不过这种“执念”具象化可见的物品而已。这句话很触动我,我的执念又是什么呢?通过处理多余的杂物,来摆脱执念,恢复自我,发展自我。这不就是自我探查吗?也叫作断舍离。
在“看不见的东西”上做减法运算,对现在的自己来说,附着在物品上的沉重“执念”是不需要的。这些“执念”包括了对过往情感的经历,也有对未来的某些期许,比如“花了大价钱买的”“某某送的”“万一未来还能再用呢”。——怀着这种态度处理杂物,会让物品和内心产生更剧烈的联运性。当处理掉作为情感依附的物品后,上面附着的情感越是沉重,内心就越能感受到什么叫轻盈。
从表面上,我们处理掉的是杂物,但同时我们丢掉的还有看不见的世界里——内心的“多余的执念”。
作为一名日本作家对中国古老文化的理解,她引用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舍得难舍的,获得应得的”。知识是通过行动转化为智慧。那些囤积的、未利用的人·事·物就等同于没有被实践的知识,只有“放手”,才能真正地走近“知识”
今天正好周末,要对一些物品做大清理。清理多余物,删除执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