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想整理
解析《关键对话》3——如何从"我"出发理智对

解析《关键对话》3——如何从"我"出发理智对

作者: 9154c7ded3de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08:57 被阅读0次

    一、君子求诸己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套路,从我的角度出发,如何理智的进行对话?对此,首先要做心态调整。

    作者说,首先你要有一个心法,扎下一个马步,那就是一切从心开始。这样说起来可能有点虚,似乎没有说出什么,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这句话。我们遇到问题,总是会产生责怪,这是人的自恋本能决定的。调查发现,在所有开车的男性当中,大家都觉得自己的驾驶水平是平均水平之上的,总比一般人驾驶的好。的确,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问题,问题是别人造成的。但其实,苦恼不是他人造成的,我们要永远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想办法去改变

    因为,面对对话,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这是对的,也许通过对话改变不了任何事情,你提出的观点别人不认可,你提出的行动别人不照做,你讲的道理别人不想听,你发出的邀约别人没反应。很多时候,对话只是最终能促成事情转变,进展的一个条件,很关键,但也只是一个因素,众多因素在起作用。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人最容易在失去控制感的时候产生生气等等失控情绪,只有树立除了自己一切最终都不可控的思想,才能从容不迫的进行对话。

    既然除了自己一切本质都不可控,对于别人,在对话中如果对你伤害,你要试着转化,不要被他人的言论重伤,因为你根本控制不了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也没有你想象中的“刻板印象”中的那个“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只有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我们不期待别人,是为了让我们的心态平和,这需要不断磨练。对于自己,要培养对话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力量对客观情况作出应对,主动提升自己的对话能力,主动应对对话的复杂场景,主动承受对话压力和伤害,主动化解对方的怒火与压力,主动才能争取对话向好的方向转变。我对于对话中一切发力点都要“从我出发”的理解是:

    面对对话,自己要全身心的主动发力且不期待对方马上有相应的正反馈。

      不期待对方,你的心态才会平和;全身心投入,事情才会有所改变。而这正是美国著名神学家尼布尔于1934年写下的祷告文:神啊,求你赐给我平静的心,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赐给我勇气去做我能改变的事;赐给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你看,平和与改变,都是从我出发,都是在求诸己。

    二、不逃避对话,不情绪对抗


    对话是我们日常生活必要的一个环节,但很多时候被大家忽视,或者会有说了难为情,不好意思说的情况,面对压力人们总会想办法解压,能忍的时候就逃避现实,忍无可忍的时候就选择对抗,这是我们基因里面就装的程序。

    有些人说,不对啊,我沟通起来挺好的呀,我有问题马上打电话给我的上游,告诉他什么情况,为什么这里不行,那里不好;为什么你要这样处理,这是什么原因,能否告诉我。但这里说的沟通和对话都是基于事实的,信息不对称时候单纯交换信息的对话。

    但作者这里强调的对话更是那种要转变人们观点态度,行为方式的对话,这样的对话更艰难,更具有挑战性,因此人们会逃避。比如说,爸爸看到自己的孩子整天都在沉迷游戏,爸爸觉得有必要跟他一起探讨游戏和生活的关系,转变孩子对游戏的态度,并且减少孩子打游戏这个具体行为。其中有两种选择是这样的:

    第一种是逃避对话。爸爸想到,这个过程很可能会产生冲突,争吵,精力耗费,很多时候对于怕麻烦的爸爸也许就会逃避对话,或者几句话随便说说了事,这时候你希望保持面子上的一团和气,这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孩子的事情也许你不得不说,可是很多时候,面对同事,面对领导以及陌生人,明哲保身是一种意识中的需求。例如书中说:新的办公大楼存在浪费资源的状况,可是说了对我没有好处,为什么要和同事发生正面冲突呢?

    第二种是情绪对抗:战胜或者惩罚对方。例如,也有可能孩子玩手机的行为激怒了爸爸的情绪。爸爸四肢充血,浑身气愤,然后出现了要战胜谈话对象的需求。我才是对的,你就是错的。于是,让孩子在这一刻放下手机成了你的需求,这样你就用力量压倒了对方,甚至采用摔手机的行为,但战胜对方,让对方屈服,让对方接纳我们的意志,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对方当时接受,我们树立了权威和尊严,那才会开心,这是我们的需求。

    而更有甚者,随着愤怒增长,我们不仅想战胜对方,甚至想惩罚对方。我说别玩手机你不听,你你不接受我,让我现在这么难受这么焦虑这么被动这么没有面子,你让我痛苦,我也让你痛苦。如果是孩子,我们有权力惩罚,可能当场就想把自己的痛苦传递给他,打一顿,骂几句,我难受也不让你舒服。如果是其他人,在负面情绪到达顶峰的时候,至少我们也会想象如何惩罚对方:我苦口婆心半天,你不接受我,改天你辛辛苦苦忙活半天,我也要拒绝你,报复你。这个时候,共享观点库的建立,达成更好决策和获得信任的对话目标早就忘到九霄云外。

    因此,我们要克服本能,在关键对话过程中,不对抗,不逃避。

    三、如何从“我”开始,不对抗不逃避的进行对话


    最后,针对上面人们无法避免但是想去克服的情绪问题,作者发明出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来解决,对话开始时我们应该:

    a.先想想自己对话要达到的真实目标分为:我想要实现的目标,对方想要实现的目标,我们之间的关系想要实现的目标。为什么要询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就是为了增加认知负担,让我们的大脑在不停的运转中回归理性而不是被情绪控制。当我们有情绪和冲动时,我们思考这三个问题,就不会让我们陷入对抗惩罚或者消极回避。因此,在对话开始前或者对话暂时暂停的时候,你可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让你的情绪水平回归正常。

    b.再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尽快制止和结束非目标谈话内容回到目标。让对话有边界感,不要说对话以外的事情。首先,如果对话内容偏离目标,马上收回来,这是我们不想实现的目标。说更好使用手机的事情就不要谈学校考试问题,更不要从事扯到人品,而是就事论事。其次,如果对话产生了情绪冲突或者逃避对话,马上停下来,这也是我们不想实现的目标。可以停下来想a中的三个问题,或者在对话中描述你的情绪,用状态加感受的方式描述,这样可以降低的情绪状态。

    c.最后推动对话健康进行。也就是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哪怕是第三选择。不是直直冲向目标而是想办法让谈话推进一点再推进一点。正如即兴话剧所说,不能说不,而是一点点寻找能够推进的地方,强调共同点,一点点陷入进想办法。在推进对话时,可能你的神情是慢慢陷入沉思的,眼睛会慢慢变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析《关键对话》3——如何从"我"出发理智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xq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