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哲学‖上帝已死?

作者: RH星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23:42 被阅读3次

    仔细回想中世纪本身,你会发现,似乎想不起什么哲学家的名字,实际上是有的,只不过中世纪的哲学家往往具备神学家的身份,所以也就不大为人知了。

    中世纪的哲学有两个特色,一是时间跨度上是最大的,它几乎占去了整个西方哲学历史的一半(1300年)。二是建树少,是由宗教主导的,在这一时期,哲学是服务于宗教的,更是在其本身的建构上,为配合基督宗教发展需要而解释的。

    这个宗教简单来说是“一教三系”的结构:公元前后出现的称为“天主教”(Catholic)或“罗马天主教”;到1054年分裂出来东方的教会,他们自称为正统派,中文常译作“东正教”(Orthodox);到1517年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1483-1546)宗教改革之后,才有我们中文翻译所谓的“基督教”(Protestant)。所以谈中世纪的哲学就必须谈宗教,也就会谈到犹太教和基督教(新教)。

    基督教

    宗教的盛行与膨胀,也是西方人自己将中世纪称之为“黑暗时代”的重要原因。启蒙运动时著名历史学家吉朋(Edward Gibbon,1737-1794)在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详尽地描写了宗教和野蛮的胜利,从这样一种等同中就可以见得一二了。

    但中世纪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没有这个时期,我们也只能照前去发展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可以说,他们确实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行了很好的再传承和创新。

    作用和反面

    而从宗教来看,基督教在罗马的发展中至少还起到了三个作用。

    一是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传承文化。罗马帝国的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宽广,和公元375年东、西帝国的分裂都使得教会成为协助者,染上政治色彩。而公元476年西帝国的破灭更使得原国土的文化遭到巨大破坏,政治完全摧毁,此时,教会甚至取代了政府的很多功能,帮助实现社会稳定这一政治功能,保存知识和艺术,传承文化。

    二是有利于建造新的框架和重新塑造西方人的心灵。这一点主要是通过一个至高神的存在营造了一个一神论的信仰体系。而其中对于人类已经堕落的塑造和耶稣的救赎更使善与恶的二元对立更加强烈。这其中,弥赛亚的出现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历史进程,教会权威日益增强。

    三则是引导大众自我反省,去探索人生。在原本的历史中,只有哲学家才会注重的个人内省,现在却借由宗教使教众(广大群众)也开始看到内在生活的重要性,并为求救赎而不断反省,从而看到个人责任、犯罪意识,最终脱离世俗,这也对应着个人的痛苦、罪恶和死亡。当看到这一内容时,人的心灵在尘世中也就得到了安慰,这本身就是对人生的探索。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就忽略了对自然界的探索研究,也是同中国哲学的一个巨大区分。

    宗教的巨大作用下也有着相应的反面,看重个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忽,而宗教对于教育的垄断(解释权)并不利于一般人群的理性思考和批判,更重要的是哲学因为依附于神学而存在,也就没有了独立性。我想,这些也正是中世纪被称作“黑暗时代”的重要原因。

    但不可否认的是基督宗教的影响极其深远,虽然在中国惯常生活中似乎并不庞大,而通过历史书上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介绍,似乎他们是破除了人们的迷信的,甚至普通人对于尼采的“上帝死了”也耳熟能详,就像我们真的打破了某一种可怕的权威。可如今,基督宗教的“一教三系”,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的信徒,加起来实际是超过了25个亿的。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势的国家美国,它的任何面额的美金后面都印了一句话——“我们相信上帝”(In God We Trust)。

    美元

    所以重要的不是上帝是否死了,而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相信?神和人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或者说,神关人什么事呢?


    我们不妨先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神或者我们不谈论神,这对我们的人生会造成什么影响?

    神这个词theos原为希腊文,后来所有和神相关的名词或术语都是由它演变出来的,可以把这些词简单分为三类: 1.“有神论”(Theism)2.“无神论”(Atheism)3.“非神论”(Non-Theism)

    其中“无神论”即否定神,而“非神论”则是指不在乎有神无神,更为强调信徒自己内在感受的,比如佛教,或者一些印度的教派。除开这两个,大部分就是我们常接触的“有神论”了,这里面有六个常见的。

    “一神论”(Monotheism )主张信仰唯一的神,这其中包含熟知的犹太教、基督宗教以及伊斯兰教;“多神论”(Polytheism)比较常见,它是指自然界或者和人类相关的神的存在有很多;“尊一神论”(Henotheism)是相信不止一个神,他们互相轮流做主神,比如印度教相信三大主神(轮流做主)梵天(Brahma)、毗湿奴(Vishnu)与湿婆(Shiva);“泛神论”(Pantheism)是指万物皆为神,万物皆有灵(也有人认为“泛神论”即“无神论”),一般中国传统就是这样的,尤其是文人骚客;“万有在神论”(Panentheism)这和“泛神论”其实是有一定相似的,万有在神,神在万有,它用“在”来代替“是”,是比较后期的发展;“自然神论”(Deism)是说神创建世界后就不再插手而是放任自己按照自然规律去发展了,近代西方的哲学家大多是这样一个观点。

    所以你会发现,若是将“神”去掉或者避而不谈,那人类文化中的神话、哲学、文学、历史、艺术都会有大半不见。更何况,“神”并非一个简单的名词,更多时候,它是指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对应在中国文化里就是老子的“道”、儒学的“天”,对应在印度文化里又变成了“梵”。这样看来,神对人的影响也就较为明显而清晰了,缺少神,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解释人生的意义,而不谈神,我们更是无法充分理解人生。


    那么,神和人生的意义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呢?为什么提到人生意义,我们就需要提到神?

    因为中世纪哲学是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行了很好的再传承和创新,那我们不妨从这两人谈起。

    在柏拉图的哲学最高层次中,他构建了一个理型论,而这其中善(真善美的合体)又是整个理型体系中最高的那一层。他用太阳作为比喻,描写善的理型有如太阳,由于太阳的照射万物才能呈现,如果没有这样的光明,万物就沉浸在黑暗之中,它的存在不能被展示,也就是它的意义不能被理解。所以在柏拉图的理解中,万物的意义,尤其是人类的意义,就在于对最高的善的肯定。

    柏拉图

    不同地,亚里士多德是从接受世界变化出发的。他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可以从形式与质料,或者实现与潜能两个角度来看,所以必须有一个完全的实现以及完美的形式,才可以使万物的活动持续,同时作为万物的原因以及最后的归宿,他称之为第一个本身不动的推动者。就是说他认为人应当探究形而上学这个自然界背后的本体,所以形而上学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神学。不过这里的神和宗教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它只是一个最后的、理解了的原则。

    亚里士多德

    可以看到,作为古希腊时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以及中世纪哲学的根源,两人都通过构建一个庞大的体系,去接触他们认为应该会接触的超自然的、超人类的、最高的神秘力量。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复杂的、最后的作为完美形式与实现而存在的神,万物是不能被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谈论人生,在强调意义是理解的可能性时,一定会提及到和神所相关的一些理念。


    既然神如此重要,且被认为一定存在,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有宗教信仰?

    事实上,诸如之前提到老子的“道”、孔子的“天”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样都是哲学家,他们共同肯定的其实是自然界和人类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和终结,而这样的想法,我们一般称之为“自然科学”。换而言之,自然科学就是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去探求事物的本源,从自然界到人,也许探求到极致的推论是一个最高的力量作为起源,也就是最高的存在,但这个“存在”同人的关系和上面的哲学家有不同的侧重。

    而和自然科学相对的正是针对中世纪的基督宗教而言的“启示神学”,就是犹太人先接受了神的启示成为神的选民,再之后延展出“救世主”,而耶稣的出现使救世主观念变成了现实,并创立了基督教(新教)……这一系列都是“启示神学”,是需要宗教信仰来支撑的。因此中世纪的哲学就是走到了掌握启示神学的地步,从而发展出了一整套庞大的系统理论框架。但要注意,哲学的神和宗教的神并不是同一个代指,只是有着相似的意义和功用。


    ——星

    2018.12.11

    欲以犀利换美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世纪哲学‖上帝已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by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