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朋友是大学老师,如今是我所在城市最高学府的知名人士。他的知名源于自己的勤奋和成功,专科毕业,考博士时已经是快50岁了,考博士对英语的要求很高,他又不得不从头开始学习英语。硬是凭着自己的艰苦努力博士毕业。如今是所在省属重点高校二级研究院的院长、教授,所在研究领域上过CCTV的经济半小时、学习强国等等,研究成果应用到了省内大部分地市和部分省外。
他在给刚入学大学生上的第一节课总是有这样的问卷调查或口头调查,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愿景是什么?有的学生就答到:收入高、不累、体面、有前途等。他又进一步引导:现在全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是近千万,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按预想的愿景就要在大学期间不懒惰、不放松、好好学习。以自己超过别人的勤奋才能取得。
一组图片发的好。第一幅是一个学生在艰苦的环境里认真学习。第二幅是学生在很好的环境里工作。结论便是短暂的努力学习是今后长时间好的工作环境的关键。
古代的“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也有过精辟的论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大意在于:上天要降下大使命在此人的身上,一定先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样的反反复复,使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增强,性格不断坚强,增加他以前没有的才能,担当大任。
最近,“二舅”的故事广泛流传,这就是活着的再现和诠释。生命力就在于,二舅打好了一手烂牌。人,打好一把好牌容易,但打好一把烂牌很难。本是学习娇子的天才二舅,就因为发烧被隔壁村里的医生在屁股上打了四针,腿变成了残疾。从此的命运是接连不公。也许,大部分的人会从此一蹶不振。但二舅却从木匠活开始,成了村里的万能修理。孝顺母亲,身教养女宁宁……。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二舅,但二舅的火,是火的让人心疼、火的发人沉思、火的使人奋进。
苦尽甜来的例子数不胜数。爱迪生花了整整十年研制蓄电池,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失败,方才成功。
量变才能质变,苦尽才能甜来。道理如此,值得每个人实践。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77114/10b6d53989f41181.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77114/75dfbad25efde663.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