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贝:
今天我我想聊聊“底线思维”。
1.
我上午听了一部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他谈到“今年我们最常说的话是:我们先这样准备,行就行,不行,我们再想办法。”
因为今年疫情的原因,罗振宇不确定12月31号的晚上在武汉是否允许大规模的集会,所以他做了一个最坏的打算:没有人来怎么办?
他说,如果不能办现场,他就租一个体育场,他站在体育场中心,通过网络在线上讲。
这就是“底线思维”。就是说:提前想好,如果发生了最坏的结果,我们要怎么应对。
今年的疫情,让很多事超出了人们能想到的最差预期。特别是那些线下的服务业,比如商场、餐饮、影院等。无法营业,收入直线下降。
但是,这种情况未来可能还会再有。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会“底线思维”。
2.
和“底线思维”对应的是“锤子思维”。
“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我曾经是一个盲目的乐观主义者,经常把事情想的过于顺利,想到的总是“成功的原因”,而很少去想“失败的可能”。
对很多事情总是考虑到最好的结果,往往忽略可能的最差结果,就导致中间出现一点困难和阻碍的时候心态上准备不足,导致最终结果并没有预期的顺利。
“底线思维”的特点是:先确定自己能接受的最差结果,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最好的努力。
3.
我最近看一档职场综艺节目:有关律师实习生的,节目加做“心动的offer”。我发现律师就是一个非常擅长“底线思维”的职业。
因为“签订合同”本身就是一个“底线思维”:双方能接受的最低收益和权力,才写在合同里。超过合同里的其它收益都是超出预期的。
谈判的时候,律师也会问当事人:“你能接受的底线是什么?”有了这个底线,律师再去努力,才会“成功”。如果律师不知道当事人的底线,谈判没有办法进行。
对于职业探索来说,也是一样的。
职业探索的第一目的是:“先把最讨厌的职业排除掉。”
因为任何职业都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只不过不同的人对于好处和不好处的认识不同。
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对于很多人来说,有很多职业都可以接受,也都能做的不错。
所以,找到最喜欢的不容易,但是找到最讨厌的,从自己的职业选项中剔除出去,就保证了未来职业不会痛苦。
4.
亲爱的宝贝,有了“底线思维”不表示我们就不用努力了。恰恰相反,我们只有知道地面在哪里,才能跳出新高度。
祝你了解自己的底线。
珍珠
2021.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