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书画家骆飚聚贤堂课徒絮语(三七)
五四一 史峰先生在《翰墨有谋写春牌 百福专展书坛功》一文中说:“骆飚用百福,重现书法文化五千年形态演变过程,依一字而写尽书法全史,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实践之功相当厚重。观其百福,文化思绪有通径,从先秦至汉,两晋到盛唐,续接明,传于清,至当下。泱泱文明,借百福形象完美传续,悦目赏心,十分难得。”
五四二 史峰先生在《翰墨有谋写春牌 百福专展书坛功》一文中说:“首先需要深读典籍,在浩如烟海的藏书资料中,进行细致入微的文化提炼,施炼石成金的文化实践,在近乎上万种不同字体的福字里,精选出百字福,翰墨重书,功成卓著。所以这百字福书,字字有源,并非臆造,每一福字,在纸上是精美的书法,在骆飚的心里就是经久耐数,可随口而诵的文化根源,有来道去,没有一句是妄言。”
五四三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字外功夫,浩若烟海,从何处入手?没有规定。以我的经验,弄清经典产生的背景以及书法史上的一些基本问题非常重要。用夏与参先生的话说,要解决基本功问题,也要解决理论问题。
五四四 暮春。兰亭。东晋版小型嘉年华进入高潮。参加人员提议编一本活动集,由王羲之作序。参加这次活动的全是当时名流如谢安者。这样的文集在当时当然显赫。王羲之仿佛文坛领袖。《兰亭集》中作品现似盛名不再鲜为人知,唯《兰亭集序》不仅以“天下第一行书”流传,大名垂宇宙,而且文录《古文观止》,千古传颂。
五四五 王羲之时年五十,已活过了当时的大多数人。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王家世代士族。王羲之顺风顺水,官运亨通,但伟大事业无穷,国家统一无期,人间欢娱无数,人生追求无限,而人生苦短,余生更短,“以有涯随无涯”,不由感慨系之,伤感之中略有自得之情。《兰亭序》起笔略为拘谨,渐行渐放,笔法之变神鬼莫测,但总体仍较收敛,不如《快雪时晴帖》、《丧乱帖》之类收放自如。
五四六 史峰先生在《笔法精微 与古为新》一文中说:“临写兰亭序,对于骆飚先生来说,是功课,也是修炼,是进入,也是出来。所谓功课,是因为他的书法有崇古师贤的执着,以兰亭序为法帖,构建自己书法体系的正宗核心,是必然的选择,所以他久观兰亭,心追手临,永不息辍,取法为上,必求得法亦为上乘,这就是他深琢书法功课的执着。”
五四七 史峰先生在《笔法精微 与古为新》一文中说:“他崇敬兰亭序,却不会拘囿于兰亭序。事实上,兰亭序的笔墨之法与情思之妙,不会拘囿任何一个人,因为兰亭序的气度本身就是开放的,唯有像骆飚先生这样的真正当代文人,才能在临写兰亭序的过程中,慧启于这种开放,从而借由兰亭序的笔法自由,寻觅到原本属于自己的笔墨新天地!很可惜,像骆飚先生这样的当代真文人非常罕见,所以唯有他能与兰亭序对话成交流,更多的俗笔则仅能拘囿于兰亭序,成为师古不化的抄书匠。修养不到,不必临兰亭序,因为兰亭序不会对呆板拙质的笔墨敞开胸怀,当代文人骆飚心修大成,有经略文史的弘大视野,有博观春秋的非凡气度,有揽古阅今的智慧统畴,所以可以驾驭笔墨,以得心应手天工自然的运笔方式,在兰亭序意境的深空里雄跃驰纵,与古为新,追风逐月!”
五四八 颜真卿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一家三十余口取义成仁。三年后,颜真卿命人寻访遗骸,只寻得侄儿颜季明首骨,悲愤交加,情如潮涌,援笔立就《祭侄文稿》,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但笔法之变不及《兰亭序》,称天下第二行书。
五四九 史峰先生在《功得其法 法渡其情 》一文中说:“骆飚临祭侄稿,法与情兼得。从法的角度来讲,他致力于书法磨砺已经有数十年的积淀,精琢碑学,劲修帖学,是把书法碑帖两脉融会贯通的大手笔。”
五五〇 史峰先生在《功得其法 法渡其情》一文中说:“虽是临写,但绝不刻意,笔拟自然,毫不呆板,不但在纸面上通显原作的笔走龙蛇,也在书法之外的情景状态里体念“为何如此”写的客观因素,介入全息式的临写境界,把影响祭侄稿里里外外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统盘整合,以全能之法,驾驭祭侄文稿个性鲜明的风格形成过程。临写祭侄稿笔触纸面时,恰是法怀四面之际,有手腕外力的驱笔范式,提摁顿点趋意原质;也有心修内力的品墨谋划,干湿浓淡赋写旧韵。就连涂抹的笔迹,也是颜真卿制韵线条的非凡。”
五五一 苏轼光明磊落,言行一致,在大宋朝从政是历史的误会。王安石新政的某些措施,苏轼不太赞同,知无不言,不能改变王安石的意见,自求出任杭州通判,在杭州,因一些诗反映了新政的弊病,被一些朝中大臣列为反新政分子而逮捕入狱。苏颂描写苏轼在狱中的状态:“却怜比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苏轼在吴兴太守的任上被逮捕,故称“吴兴守”。苏颂被关在苏轼隔壁,待遇明显比苏轼好。
五五二 苏轼自以为必死,写下两首绝命诗向弟苏辙托付后事。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五五三 元丰二年,腊月二十八。立春。苏轼被囚一百天后获释。当天,苏轼在诗中写道:“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连翩鹊啅人。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次日,除夕。正月初一,出发。历时一月,全家被押解到流放目的地黄州。在黄州一年后,苏轼赋诗回忆行程:“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五五四 苏轼在黄州,朝廷发的工资是酒囊,变现后,不能维持一家温饱,于是,决定在东坡开荒种地,养家糊口,了此残生,并以荒地地名为号,自称“东坡居士”。在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苏东坡喝了点小酒后挥笔书就《寒食帖》。后人称“天下第三行书。”苏东坡酒量不大,喜欢喝酒,更喜欢酒后舞文弄墨。
五五五 《寒食帖》,苏轼落款署“右黄州寒食二首”。其一: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其二: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