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字打卡

作者: 丹青笔忆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23:31 被阅读6次

    “和而不同”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早就产生了,它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和而不同”较早出于《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这里讲的是金木水火土相合生成万物,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满足人们口味,协调六种音律来悦耳,端正七窍来服务于心智。

    意思是说,多种因素相互配合、协调来组成新的事物或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的景象, 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

    也就是说,只有允许不同的事物存在,才能形成五彩缤纷、繁荣向上的局面;否则便陷入单调、乏味乃至死亡的境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在为人处世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既坚持原则又不排斥不同意见,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

    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也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

    中国古代的许多学者都对“和而不同”的学术文化发展规律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作过不少精辟的论述。从哲学意义上理解,“和而不同”富有深刻的含义。

    “和”即统一,和谐,它是抽象的,内在的;“不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

    现实中,“和而不同”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强求一致,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以达共存共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单字打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tg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