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流书APP
[转载]《大学》中的社会管理和经济学思想

[转载]《大学》中的社会管理和经济学思想

作者: 小时杯园艺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15:09 被阅读2次

    《大学》中的社会管理和经济学思想

    范存会

    四书五经中的《大学》本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来南宋的儒学大家朱熹将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成四书之后,就逐步独立出来,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大学》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由于对于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非常精彩的论述,被历代统治者和文人所推崇。

    《大学》的字数不多,只有1753字,但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古代文人都把《大学》作为必须背诵的科目。大学很有文采,文字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今天再回过头来读读、背诵一下大学,仍然可以从中获益匪浅。

    笔者曾经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多年,曾经认为西方经济学很有用处。读到《大学》最后一段才发现,原来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分析虽然看起来很科学,但是丢掉了社会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

    突出领导者的作用,上行下效是一条普遍规律

    《大学》强调个人的修养是一切社会运行的基础。社会的有序运行离不开组织者,因此统治者的言行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上行下效是一条普遍的规律,东方如此,西方也不例外。中国古代的皇帝或者现代的国家领导人如果能够明理克己,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老百姓会以此为荣,争先效仿。西方的总统如果贪欲好色,老百姓也会模仿,以找情人为荣。

    原文是这样讲的:“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就是说要治理一个国家,统治者的言行非常重要。统治者如果能够孝敬老人,民间就会兴起孝敬老人的风气。统治者如果能够尊重年长者,民间就会兴起悌道。统治者如果能够体恤孤寡者,老百姓就会扶残助困。这就是所谓君子的絜矩之道。絜就是用绳子测量围长,矩本来是画直角或者方形的工具,絜矩之道表示社会开始变得有秩序了。正所谓稳定压倒一切,一切的经济活动必须以社会稳定为基础;在一个动荡的社会里,任何经济活动都难以正常开展。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

    正是基于上面的观点,《大学》明确了管理国家、社会和经济活动基本原则。

    管理社会经济活动根本上是管理人的行为。所以《大学》中提出“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实践起来是这样的:不喜欢上级的某些言行,自己就不要再用这些言行对待下级。不喜欢下级的某些言行,也就不要再用这些言行对待上级。不喜欢你前面人的言行,就不要再用这些言行对待你后面的人。不喜欢你后面人的言行,就不要用这些言行对待你前面的人。不喜欢你右边人的言行,就不要用这些言行对待你左边的人。不喜欢你左边人的言行,就不要用这些言行对待你右边的人。

    这些言行准则的经济学内涵是明显的,那就是要顺其自然,不能强迫别人去做事情。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能干预市场主体合法的行为,自由竞争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实际上,大学在这里就反映出的絜矩之道,就包含了顺其自然,根据不同个体的偏好因势利导进行社会经济管理的含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只是这一原则的一个体现而已。

    充分反映人民意愿才能管理好国家

    原以为民主的起源是古希腊,看了大学才知道民主也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现代人往往被民主的实现形式所迷惑,认为只有全民普选才是真正的民主。但是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从结果上看,只有产生的社会管理者能够反映人民的意愿,并且能够把人民的偏好引上正道,才是真正的民主!

    大学中有这样的句子:“《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意思是说能够让老百姓心悦诚服的君子,就好比是人民的父母。人民喜好的他也喜好;人民厌恶的他也厌恶,这种人就好比是人民的父母。后世把官员成为父母官可能就是来源于这里,只不过后人理解反了,不是说当官的成了父母官,就需要老百姓奉承巴结他,而是说真正的社会管理者(官员)应该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自己的人民。是啊,只有父母对于子女才可能做到“所好好之,所恶恶之。”

    但是对于老百姓的行为应该有所引导。“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管理国家的人必须谨慎,稍有差错就会被天下人推翻,抛弃。

    最含有民主意味的是这一句“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统治者推行的事情如果得民心,能够反映人民的意愿,人民就会拥护你,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否则如果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由此就不难理解中央下大力气整顿“三公”开支、公款吃喝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社会反响的原因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些做法合民心,顺民意。

    一切国家经济的基础是“德”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性人假设,每个经济个体都以实现自己的效应(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这个假设是一切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

    但是大学的分析显然具有实证性的特点,那就是给出了一个判断经济是否能够持续的标准。“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未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悻而入者,亦悖而出。”

    君子首先要注重自己的品德,有德行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有人拥护才能够保持住国土,有了国土才能够创造出财富,有了财富才能够使用财富发挥作用,因此有德这是根本,财富是末端。如果放弃了根本,执着于末端,统治者聚敛太多的财富,那就会与民争利。因此统治者聚敛财富,民心就散了,相反如果统治者能够藏富于民,民心就会有凝聚力。因此如果自己对别人不讲道理,别人也会对自己不讲道理。同样如果财富来路不明,结果也必然会不明不白的失去。

    针对前段时间是“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国”的争论,这里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统治者如果聚敛了太多的财富,会导致民心不安,社会动荡,这些财富最终也保不住。藏富于民才是社会政治稳定的物质基础。

    倡导勤俭和仁义是经济繁荣国家昌盛的基础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倡导的“光盘行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回归社会主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最后对于财富的论述落在勤俭、仁义两个要点上。

    首先,勤俭是分别针对生产和消费而言的,生产者应该“勤”,消费者应该“俭”,才能保证经济繁荣的可持续性。“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生财有道就是从这段话来的。如果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劳,消费的人节俭,财富就会保持富足。

    其次,仁义二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有仁义的人利用财富提高自己的德行,不仁义的人为了发财可以拼命。没有居于上位的人仁爱而下位的人却不忠义的,没有讲忠义而事情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中的财富不是统治者所拥有的。

    至于管理国家更是如此,应该强调的是仁义而不是财货。“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国家不应该只以追求利益为目的,而应该以倡导仁义为目的。统治者如果只知道敛财物,肯定是由于小人的诱导。统治者如果把这些小人当成好人,让他们去治理国家,各种灾害就会接踵而至。即使国家有贤能之人也无能为力了。这就是为什么国家统治者不能以追求财物为利益,而是应该以倡导仁义为利益的原因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载]《大学》中的社会管理和经济学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uo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