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个人从不反对,恰恰相反我也是参与其中者之一。但是一些初中老师就开始教文言文写作,真的好吗?
我看过他们的文言文,普通人自然看见现代人写文言文就五体投地了,更别说再敢于去客观的评价。继之而来的,是一片“才子”、“才女”等等的称赞声,一如诗词群里的景况。
但是就论他们的文言文,前面大多是一片写景的铺垫,基本上都是堆砌前人陈词。后面所谓的抒情与前面的写景也大多不搭。乍一看有情有景、辞藻流丽,实际上总体下来就是一通大杂烩。
有人要说了,初中生这样就不错了。但这个年龄正是很多人文风形成的年纪,如果不好好打基础,一昧的好高骛远,于一个人的成长毫无益处。
而就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优劣,某人以下面这条风景区介绍为例:“山上到处都是古老的松树,巨大石头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南面山坡上,有一块平坦的大石头,四周都很开阔,上面有座‘钟庵’。”
他感觉这段文字与景区的美景不搭配,让学生们改成文言文,用最典雅的语言描绘这美丽景致。有学生这样写:
“山上古松遍地,巨石栉比。山之阳,有磐石如砥,四顾豁然,上有‘钟庵’焉。”
他由此认为文言文高于白话文,实际上这就是个笑话,因为上一则白话文只是平平。但是如果略改动一下,我想要比下面的文言文好上不少。
我看过很多写文言文的朋友所写的白话文,差不多连一两千字都码不好。如果一个人连一千字都难以速写完成,那证明基础不稳固。为什么还要想着投机取巧,去写文言文,去糊弄大众呢?这不是教学生这是坑学生。
个人不敢说自己的文言文咋样,但是至少个人在目前做到了写景叙事与抒情相互连贯。而不是作写鸳鸯而发兴亡之叹,登土丘而怀易代之悲等等这样的奇文,连基本的意象都不符。我有几位朋友眼光甚是锐利,一语就道破了这类文章的源流。对其中文字出处,如数家珍。
写文言文和普通文章一样,靠的是积累。用心去读前人的文字,去揣摩别人的思想。最终达到将别人的“意”融入到自己的“文”当中来,而不是去打散别人的文章,将当中的词汇偷过来,做着“掩耳盗铃”的事情。这就是炒别人冷饭,就是拿来主义。最后除了前面漂亮的堆砌,后面毫不相干的感概外,别无他物。这样写的文言文,除了自娱,又有什么意思呢?
荀子说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希望那些老师反思反思吧,写作也是慢慢积累,循序渐进的,切忌“揠苗助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