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外党·天地杂谈
走进泰国卧佛寺,感触原始佛教的辩证唯物性

走进泰国卧佛寺,感触原始佛教的辩证唯物性

作者: 金陵老锣 | 来源:发表于2020-05-25 17:09 被阅读0次

    说起泰国寺庙,一般认为曼谷有六大著名佛教寺院,可排在首位的并不是皇家的玉佛寺,也不是湄南河西岸的黎明寺,而是大皇宫南面的卧佛寺。它不仅被冠以泰国佛寺之瑰宝的美称,而且还拥有一系列泰国佛院之“最”的头衔:历史最悠久、寺庙和卧佛最大、佛塔和佛像最多等,它与玉佛寺、金佛寺合称为泰国三大国宝。

    去曼谷游玩的,可能对卧佛寺不会太关注,其实这座寺院非常漂亮,院内佛塔林立,大大小小加起来有近百座之多,其形制都是以覆钟式斋滴为主。这些佛塔或贴满金箔、或镶满彩瓷,其中的四座大塔,尤为壮观。而书写在卧佛寺内走廊柱上、壁上及牌厅上的有关寺庙历史、佛史、药方、文学等方面的石碑,则形成了卧佛寺内的另一道独有的景观,诸多在民间已经难以寻到的知识,在这儿都可以看到。这里也是泰国第一所公立大学的所在地,传统的、正宗的泰式按摩也发源于此。在寺内还有一所全泰国最著名的泰式按摩学校和按摩店。这个泰式按摩店不接受电话及其他方式的预约,来了都要排队等候。我们本来也想在这里接受最高档、最正宗的泰式按摩,可看了一下排队的人,估计等两个小时都不一定能排上,也就放弃了这个机会。

    卧佛寺兴建于大城王朝的后期,到了曼谷王朝拉玛一世时,又对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而寺院内大雄宝殿中的那座巨型卧佛,最有代表性,其长度仅次于缅甸乔达基卧佛,是全球第二大的室内卧佛。关于卧佛像的造型,其实就是佛祖释尊(释迦牟尼简称)圆寂时的姿势。释尊的晚年,虽声誉显赫,但不幸之事,不断发生和到来。于是他率领众弟子们,北渡恒河,来到了吠舍离城外的竹芳村,在那里度过了雨季。这时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大不如从前,于是向众弟子宣告,自己三个月后将入灭。接着,他拖着病重的身体,继续向西北走,从方向上看,好像是要回家乡,可走到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罗树园时,病情加重,再也无法前行。涅槃的那天,他让弟子在婆罗双树间安了绳床,枕着自己的右手,侧身卧着,慈祥的回答了弟子的四个问题后,安详的进入了涅槃。

    对卧佛的实际意义,我个人理解,就是让信徒看到释尊圆寂时的神态,释怀对死亡的恐惧。在我国也有好些卧佛,但与泰国各寺庙中大小各异的卧佛数量相比,他们的好像要比我们多的多。从这一点来看,似乎小乘佛教地区,对卧佛的理解,也比我们要更深一些。自从佛祖释尊入灭后,佛教大致经历了:原始、部派、大乘、密教四个发展时期。大乘派教徒一般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合称为小乘佛教。因此,有的佛教研究者认为,小乘佛教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教理,并表现出很强的唯物性。从卧佛的造像用意上看,似乎也能感受到这点。我比较认同这类观点,并想从以下四个方面,粗略的谈谈原始佛教的辩证唯物性:

    一、佛祖是人而非神。我国著名佛教学者,瑜伽菩萨戒居士,《小乘佛教》作者弘学,在书中介绍释尊生涯时指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宗教领袖。”也就是说,佛祖释尊是人而非神。释尊是尼泊尔与印度国境附近的释迦族人,其父为净饭王,属刹帝利种姓一族,是释迦族首长之一。母亲为摩耶夫人,她在45岁那年才怀上了释尊,在产期将近时,按照当地习俗,女人需回娘家生产。摩耶夫人在回故乡天臂城途中,到达蓝毗尼园时生下了释尊。在他出生后7 天,母亲去世,之后由姨母又是继母的波阇波提将他养育成人。据说释尊的爷爷和他母亲的奶奶是亲兄妹,用现代观念看,他父母属于近亲结婚。对于释尊出生方面的这些记裁,在古印度没有留下专门的史料,而这些信息都是从佛典中被科学的整理出来的。释尊也曾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这也就是说,佛教创始人释尊是个无神论者,因此原始佛教也具有一定的唯物性。

    二、沙门思潮与佛教。在释尊出生前后,印度中部正处在社会转换期,各种新思想和新思潮纷纷涌现。这时以抗衡婆罗门教,反映刹帝利和吠舍种姓利益的“沙门思潮”便应运而生。“沙门”是指婆罗门以外的努力修行者,当时婆罗门与沙门两类宗教者,就自我是否从世界唯一的“梵”中流出转变,成为了这两派修行者争论的基本点。其实这一问题也是哲学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而哲学思想最初就产生于宗教。据佛典记裁,当时有6位思想家和宗教领袖,在沙门思潮中产生过较大影响,因此也被称为沙门“六师外道”。以这“六师”为代表的沙门学派,在反对婆罗门教的唯心思想的同时,多少也都带有了一些唯物色彩。其中以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为代表的顺世论者,其学术主张是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当时除六师外道之外,对沙门思潮有重大发展的便是佛教了,因此在早期佛教经典和宗教哲学思想中,有着较多的唯物观。于是,也有人认为,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属于另类的唯物主义宗教。

    三、教法的理性特征。最早蒐罗释尊佛教教法的经典应该是《阿含经》,大乘汉译本,也称为《四阿含经》。现代佛教研究者,把《阿含经》作为研究原始佛教和佛陀本初教义的基础。释尊圆寂后,弟子们为了更好的继承佛陀的教法,便举办了一次集结大会。在古印度,圣典的传承是靠背诵,靠记忆,靠口口相传来集成的。这次集成大会,先由释尊的堂兄,他的常随弟子,被誉为多闻第一、记忆超强的阿难,背诵出教法,得到参会所有弟子确认后,再进行合诵,以达到精确传承的目的。佛教三宝中的“法”实际上指的就是教法,而把“法”整理纂辑成经典,被称为“经藏”,“阿含经”则是原始佛教经藏的别称。日本著名佛教学者平川彰通过对《阿含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原始佛教的特征,一言以蔽之,即是其理性的性格特别强”。原始佛教尤其在描述生老病死“四苦”和四谛说等方面,完全是站在唯物的立场上,理性的分析了人世间的这些烦恼。而释尊之所以创立佛教,就是想帮助人们,从精神上和意念上,解决这些烦恼和痛苦。

    四、辩证的看待苦乐。人生虽然有不少欢乐,但疾病和死亡会夺走这些乐,而成为一种苦。原始佛教认为,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是一种苦,而对人的个体来说,这就是人生最大的苦,从而辩证的看待了人的“四苦”。人除了四苦外,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佛陀认为这些苦是人类自我存在的基底,是苦的真理,因而又称“苦谛”。在说明人的生存之苦时,指出了人因为有欲望和喝爱,并且得不到满足,才会有苦,而喝爱又是人继续生存的根源。当人的欲望和喝爱被灭尽了,人也就没有烦恼了,也就没有了苦。这就是苦灭的真理,佛教称“苦灭圣谛”,也称“涅槃”。苦灭是人心从欲望和渴爱的束缚中脱离出来,所以又称为“解脱”。释尊认为,人生的真乐便是“寂灭为乐”,这就辩证的看待了苦与乐。所以死亡不是苦,是另一种乐,而表现释尊死亡前形象特征的卧佛,又称为涅槃佛,在佛教中,涅槃是一种不生不灭永恒的宁静,而卧佛实际上是将教法与现实形象的结合在一起。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粗略的看出,原始佛教具有较强的辩证唯物性。到了公元元年前后,在古印度,出现了一些新的佛教思想和教派,之后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佛教影响最大,并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形成了巨大冲击。原始佛教是在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中兴起的,但在释尊的十位大弟子中,却有六位出生于婆罗门种姓,当这些弟子在言传佛经的过程中,使原始佛教夹杂了一些婆罗门教的基因。而大乘创立者龙树和继承者提婆,也都是婆罗门种姓,因此在创立大乘教义时,做了些自由发挥,对原始佛教中的婆罗门教元素作了进一步的弘扬,使大乘佛教与原始佛教,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了一些差异。当佛教传入我国,龙树就被多数佛教宗派奉为祖师,并结合本土文化和宗教观,又对大乘佛教作了较大的变革,使我们很难在中国的佛教中,直观感受到其辩证唯物的特性,而在泰国游玩时,却能让人感受到与小乘佛教的差异。

    佛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再加上各类经典和门派甚多,其教义也存在着百家争鸣的态势。因此对佛教教法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我认为,任何一个宗教或党团,都会有自己的教主或创始领袖,并提出最初的理论和纲领。作为继承者,可以与时俱进的发展,但不能丟弃最基本的理念和目标,更不能对教主或创始领袖的观点随意评价或否定,否则这个宗教或党团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对于我的这些拙见,仅仅是在游卧佛寺时,引发的一些感触。我把这些浅显的感悟,写进游记,以供商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泰国卧佛寺,感触原始佛教的辩证唯物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ay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