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忠学的心学课(抖音)学习笔记
三、《同修传习录》专集
第30:《四书五经》只说一件事
邓艾民注版本《传习录》第30条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第31条
学习体悟:
1,学习阳明心学的基本原理及终极目标是:
在事上磨克除有我之私,物欲之蔽,让良知恢复它原有的光明。
2,洋洋洒洒的《四书五经》,其实只讲一件事。
就是让人在事上磨克除有我之私,物欲之蔽,让良知恢复它原有的光明。
3,真切的感受就是你有这个感觉然后自动自发,自然而然的就要去做这件事情。这是知行合一的一个最核心部分。
视频第33集文稿:(在记录中,个别地方有为了方便理解,增减了老师口语中的原话)
一套《四书五经》洋洋洒洒有多少字,我们要不要都把它读完?
作为普通人我们是不需要把它读完的,除非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学者。阳明先生说四书五经不过是讲一件事而已。
《传习录》这篇,陆澄又问阳明先生:读书不明咋办?
他所说的读书是古时读书人主要读的《四书五经》。阳明先生说你不要在文字上穿求。
阳明先生的意思是不要在文字上抠字眼。很多人把文字弄得很明白,甚至都能背下来训诂、注疏等等。但这个人做事仍然做不好,做人也做的一团糟。这种很常见。阳明先生说‘你要在心体上体当’。就是要在你自己心体上去领会,去体会。我们说心学是有真切感受的学问,不是说会背下来,记下来什么东西。
真切的感受就是你有这个感觉然后自动自发,自然而然的就要去做这件事情。这是知行合一的一个最核心部分。
而不是别人告诉你,这件事情你应该这么做或者说应该那么做,然后你记住了要求就按照要求去做。这只是记下来别人说的再去做,这不叫真切体会。只有你自己内心有真切的体会,必须要这样做,别人拦不住你,是你自动自发的想要这样去做,这才是知行合一。要在自己身体上体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他去检验他自己悟的东西到底对不对,他就每天端居默坐,去回想他自己记的《五经》、《四书》,主要是《五经》里面写的一些东西。
因为当时《四书五经》可不只有一小本,是一大堆。他贬谪到龙场并没有带那么多的书。虽然不可能一本不带但一定是不会带那么全。他就逐条的去验证,发现无不吻合。他用了19个月的时间叫“期[ jī ]有七月”(期[ jī ]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很多人说用7个月,“期”[ jī ]就是一整年又加七月,19月时间写成了《五经億说》。他能想到的在五经里面的那些条目,《诗》《书》《礼》《易》《春秋》,一个一个去验证,他发现跟他悟的是完全吻合。但很可惜他这部可以讲叫巨著,让他一把火给烧了。后来钱德洪在整理他的著作的时候,发现还剩了几条。很令人欣喜,他感觉通过这几条也能够大致的去想象阳明先生这一部《五经億说》的全貌。
因为篇幅的限制,还有我自己水平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每个都讲。我们拿出来一条和大家来分享一下。看阳明先生当时悟的,去验证他当时那个感受是怎么样。
《易经》的晋卦,了解《易经》的人知道,晋卦下面这部分的是内卦是坤卦(黑色部分);
上面这部分是离卦(红色部分)。坤卦离卦组合在一起就是晋[jìn]卦。
坤代表大地,离卦代表火、代表太阳等。这里面彖[tuàn]辞和象辞。分别是这样讲的,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
大明意思是太阳本来就是明亮的。但为什么它有时侯就不亮了,一到晚上不但不亮,找都找不到了呢?那它去哪了呢?它是被大地给遮住了。古时候的人会觉得太阳东升西落到地下面去了。今天想其实也是一样,被地球遮住了,所以它就不亮了。他说其实人也是一样,我们在讲《大学》的时候在明明德。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明德,都是明的。但为什么有时候就不明了,就是因为有东西把它给遮住了。把它遮住这东西去掉,它自然就重新明了。所以太阳被遮住了,它就不亮,它怎样才能再亮呢,叫自昭明德,重新的从大地下面再升上来,就是晋大明的意思。
自昭明德,这个自,阳明先生一再去强调是没有人能帮助你重新恢复到你“明”的状态,必须靠你自己来。这就是说我们自己内心的“明”本来就有,我们想重新恢复到明的状态,别人也帮不了你,必须你自己在你心里下功夫,把人内心遮蔽你的私欲,一点一点给它磨除掉。磨除掉后自然而然就是你内心本来就具备的那个明德,重新又光明。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就是《易经》里面晋卦,阳明先生他所悟的和这个两者之间其实确实是契合的。
我们一直在讲,其实心学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我们内心与生俱来,本来就具备的那个叫明德,叫良知也好,叫明德也好,叫心体之本然也好,叫天也好,叫未发之中也好,本身就是上天命定给我们的。能够指导我们去行事,去处理自己人生当中遇到的各种各样事情的指导法则,指导原则,它是一个内驱力等等,之前我们其实反来复去的讲,都是这个意思。
这是了一个“出厂”的时候就带的说明书,一个指导原则,可是我们很多人都把它给遮蔽住了。就像太阳不亮了,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 。怎么样才能回到原来的那个状态?就是去掉遮蔽心上的这些尘埃、遮蔽物。遮蔽物是什么?阳明先生讲就是私欲、有我之私,物欲之蔽。把这个去掉,心体自然而然就能够朗现出它本有的光明。这个就是心学的原理和终极目标。
花一点时间,修习心学,心若安定岁月静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