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成绩下来了,妹妹初三,语文一向一百多分的她这次竟考了八十八,于是我拿起她已经由老师讲评好的试卷,上面详细地记录了很多用红笔订正的答案,为了检测她是否真正有反思,我指了指一个做错的文言字词“卒”,问她这么简单的当时为何没想到,她说忘了,我又问这个词的文言用法,课内出处,她只答出了一句。我想起很多学生过来跟我或喜或忧地汇报成绩,讲试卷时,我也发现很多人沉浸在分数本身带来的情绪中,我一说参考答案大家就赶紧写,下去检查,没有人做到我内心的订正要求,我想是时候该跟大家谈一谈如何看待平时的月考了。
分数已出,它本身带给我们的情绪是很短暂的且意义不大,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地反思!反思什么呢?反思这对的题得益于平时的什么习惯,考场的哪条思路;反思这丢的分背后反应出来的问题。当然了重点是后者。
很多学生跟我解释:老师,这些计算题都是因为粗心没有检查!这个默写的字词只是犯了习惯性错误……显然他们没有把这个丢分当成问题,觉得只是失误,其实不然。考场上计算有误是不是因为平时练得少或者检查习惯不好呢?1+1≡2为什么不会犯错?good这个单词永远能拼写对,因为我们太熟悉了,我们做了大量的练习,那么同理可证:你们现在丢的分若在平时规范习惯,做大量的练习,再加以总结,错误会大大减少。
发现错题背后反映的问题,日常加以练习,这是其一。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应将知识点漏洞进行系统化整理,不给下一次检测留麻烦。
如那个做错的文言字词,我们要做的努力绝不仅仅于搞懂这个词的所有用法,因为考试千变万化也几无重复,只补好这个小漏洞是远远不够的,这根本原因不就是对初中课内重点文言字词记忆不清,何不花个时间,把初中三年的学过的所有字词归纳整理一番,以表格、树形图等任何你喜欢的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如此一来,才算是补了个大漏洞。
说完,学生就七嘴八舌:听起来是有用,但这任务也太繁重了,老师这个作业要交吗?我们作业很多的……顿时我就觉得心中一阵悲凉:这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是要不要交的问题,我如果说不交,你就真的不做了吗?这是反思的契机,这是关乎于自己的思考,把书上零散的知识点加以整理变成你自己的东西,那比老师告诉你的强多了!
等着老师布置作业,只背老师布置要求背的单词和课文,只等老师告诉你知识一二三……你们又不是农夫山泉,非要当知识的搬运工。说到此处,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因此自己给自己布置有效作业,把知识加以系统化整理,融入自己的思考探索,这是其二
当然还有第三点,是要基于前两点的基础上。转换立场,揣摩出题老师的意图才能应万变。这也是我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深思的!
因此,无论是平时的阅读、作业还是月考,我都尽力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自我分析,自我归纳总结。这样的习惯何愁什么难题不倒呢?
最后,以下图中鲁迅的话作结~
月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以上。
网友评论